您的位置: 技术市场>移动互联>

“互联网+农业”农户动动手指收入翻番(图)

发布时间:2015-08-20 13:29:55  |  来源:济南日报  |  作者:李小梦  |  责任编辑:苏晓梦
 

“互联网+农业”农户动动手指收入翻番(图)



  你脑海中农民的形象是怎样的?撸着袖子和裤管在田地里,在大太阳下挥汗如雨?提着篮子、挑着担子、推着车子沿街叫卖销售农产品?如果对农民的印象还停留于此,那你就out了。自从互联网和农业扯上了关系,管理田地、农产品售卖都可以实现“掌上操控”,农户动动手指,就能收入翻番。
  沿街叫卖不如网上吆喝 万斤核桃一天卖光
  “原来街头提篮叫卖,现在地头销售采摘,”长清区万德镇惠众专业合作社联社社长王舜平对记者说,“今年我们利用互联网,把裴家园的樱桃采摘在电商推广宣传,迎来了大批游客,3000多亩樱桃一个月内全部采摘光了,农户足不出户,在地头就让收入翻番。”
  利用“互联网+农业”的形式,万德镇把本就有名的大樱桃采摘带得更加火爆了。据悉,惠众专业合作社联社为拓宽万德镇经济林发展道路,今年以裴家园的大樱桃采摘为试点,将采摘活动与“互联网+”的理念结合,将裴家园樱桃采摘与灵岩寺门票捆绑销售,推出3种不同的“采摘套餐”,购买套餐的游客在灵岩寺游玩后,可到裴家园樱桃园限量免费采摘。这种新颖的采摘理念和方式吸引了大批的游客,通过电商平台,裴家园樱桃采摘今年迎来了7万人次采摘客,在25天之内所有樱桃被采摘一空,既增加了农户的收入,还节省了采摘所需的人力。今后,该合作联社还将把更多的林果产品放到电商上销售,“只有与时俱进才能不被时代抛弃。”王舜平说。
  无独有偶,近日历城区港沟街道的香玲核桃品牌网店开业,店名为“港沟街道农产品直销”,网销首日共接单3445件,销售核桃5000余公斤,打开了街道“互联网+农业”经济发展新格局。
  港沟街道冶河村的“香玲核桃”之前已在市场有了一席之地,此次该街道引入“互联网+农业”概念,新成立了冶河香玲核桃网上平台,为全村提供对外联合协作及拓展销售创造了机会,使香玲核桃的知名度进一步提升了。在发展“互联网”过程中,冶河村以合作社为经营主体,整合全村特色香玲核桃和旅游资源,按照分工负责、团结协作的原则,发挥各自成员合作社的优势,规范经营管理,打造统一的“香玲核桃”品牌。同时,充分发挥村党支部政治引领、协调服务和组织发动等作用,切实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成产业经济发展优势,带动和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下一步,该街道将依托“香玲核桃”主打产品品牌,带动全街道的马家香椿、花椒等特色产品在网上销售,使港沟街道老百姓种植特色农产品走向全国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通过互联网促进农产品品牌的推介、包装、销售的例子在我市“农业圈”已不是新鲜事,这不但拓宽了农业生产信息渠道,提升农业生产产业化、规模化水平,而且减少农产品流通成本,扩大农民就业,优化农业发展环境,为农民增收致富保驾护航。
  地头洒汗不如动动手指 土壤情况“尽在掌握”
  走在历城区济南正庄农业园区,只见大棚林立,果木成行。众所周知,干农业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但是,正庄农业却用大量的科技投入,将传统农业转变成低劳动投入的现代化生产模式。“物联网”、“信息管理”,这些信息时代的全新词汇在园区得到广泛应用。
  2012年,正庄农业在唐王镇岳家寨村成立,3年间投入了2600万元,资金中很少一部分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绝大多数用在了现代农业模式探索和实验上。园区负责人王妍认为,现代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是现代农业的核心。
行走在园区内,看到千亩核心区,用于防鸟的网将500亩露地果树全覆盖。梨树栽培区V字形的水泥架子之间拉起了钢绳,一排排梨树枝条修剪成整齐的V字形,依附钢绳生长。这些梨树平均每株结果10颗,人为控制亩产量,还没到收获季节,就已可以初步估算每亩受益。
  农忙时节,园区内却几乎看不到劳作的人,在7个智能温室大棚内,土壤湿度、空气湿度、棚内湿度等原本靠人来感知的作物生长环境指标全部实现了自动检测。拔掉棚内测控单元插在土壤中的探头,大棚里的扬声器中马上响起“补充水分”的命令,环绕在植物根部的水管立即运转起来。记者用手遮挡测控单元的光照传感器,几秒钟后,悬挂在棚顶模拟阳光的灯就亮了起来。据介绍,智能温室里所有传感信息都被传输到管理系统中,管理人员直接远程控制大棚即可。(本报记者李小梦周历)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