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会议会展>创新博览>

创新转化一条线,让科研变成生产力

发布时间:2015-08-25 09:03:44  |  来源:科技日报  |  作者:李建荣  |  责任编辑:苏菲

    本报记者 李建荣 通讯员 蔡万涛

    在众多科研人员中,他们如一粒沙,锋芒尽隐,很少见于报端,除了论文和课题外几乎查不到其他资料。

    但在所从事的领域,他们是一颗星,璀璨夺目,从零星到规模,从自给到商品,从产品到产业,点亮了农民奔向富裕的道路。

    深入田头和企业,将实验室延伸到农业产业化生产第一线;从生产实践中找科研课题;从解决农民、企业技术难题中实现科技创新……将科研成果“变现”为产业,成了他们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坚持不懈、矢志前行的动力和追求。

    刘华贵:油鸡产业的“领航者”

    如果不是采访北京市农科院北京油鸡研究中心主任刘华贵,很难知道“北京油鸡”曾是赫赫有名的宫廷菜,更曾是与“北京烤鸭”媲美的北京地方家禽特产。

    从外形上看,北京油鸡确实与众不同,头戴“凤冠”、颌有毛髯、脚生五趾。“标准的油鸡应该是同时具备‘三黄’、‘三毛’和‘五趾’这些罕见的外貌特征。”刘华贵说。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名贵鸡种曾一度濒临绝种。“由于生产周期长、产蛋量低、饲养成本高,加上国外的高产鸡种引入国内,农户纷纷弃养北京油鸡,我接手时只剩下300余只在北京农科院的保种场内。”刘华贵的上任多少有些“临危受命”,而在此之前,刘华贵的研究方向是猪的遗传和育种。

    难。保种难。当时保种场内的鸡大多只有三黄、毛冠和毛脚等特征,胡须和五趾性状的比例只有5%至30%。迅速扩繁种群,加强选育,提高纯度成为刘华贵的首要目标。

    由300只到3000只纯种油鸡,由30%的五趾比例到配套系商品代鸡的80%以上,几年间,刘华贵尝试了各种方法来恢复北京油鸡的品种特征,同时对它的种质特性进行了全面分析和评价,为油鸡产品的优异品质找到了科学依据。

    难。推广难。淡出市场近30年,北京油鸡的回归之路异常坎坷,市场不收,老百姓不认。不得已,刘华贵就走村串巷找农户养殖,甚至亲自到超市、饭店做促销,一个农业专家愣是变成了“商贩”。

    再提起那段骑着三轮车四处奔走的往事,刘华贵几度哽咽。“没人养你的产品,没有推广,没有产业,你干的事就没有价值。从开始做研究,我就一直坚持一个理念:一定要把科研和实际生产需要结合起来,把品种推广出去,把北京油鸡产业带动起来。”

    16年一挥而去,刘华贵将自己的青春“扑”在了北京油鸡的育种和推广上,在京郊众多油鸡养殖户和合作的企业眼里,刘华贵是北京油鸡产业当之无愧的“旗帜”和“带头大哥”。

    郝艳宾:将小核桃做成富民大产业

    在北京农科院核桃专家郝艳宾看来,无论是集营养价值、药用价值、保健价值于一身的食用核桃,还是用于把玩、手疗、强身健体的文玩核桃,均是净化空气、进行环境治理的“生态树”,更是我国农民发展经济的“摇钱树”、“致富果”。

    与其他专家不同的是,郝艳宾善于将科研课题与市场效益相挂钩, “以培育新品种来说,市场效益好的,能让农民种了致富的,我觉得那才有价值,要不你培育100个新品种,市场不接受,那意义也有限。”

    食用核桃优良品种是不是就是指好吃的核桃?郝艳宾摇了摇头,解释说,“好吃、有营养只是一方面,还应该具备坐果早、抗寒、抗旱等特点。”

    为了一个可能的优质核桃资源,跋山涉水或是跑上上千里路对郝艳宾来说都是常事。“只要听说了哪里有好的核桃,甭管是在哪儿,多远我也要去实地看看。”

    上世纪末,郝艳宾率领团队以核桃的嫁接技术为突破口展开攻关,最终确定了核桃的最佳嫁接时期、最佳嫁接部位和最佳保障措施,这三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便形成了一项核桃嫩枝芽接技术,为良种核桃大面积的推广种植奠定了基础。

    应用此项技术,仅在北京地区就育苗达百万多株,推广面积近2万余亩,新种植的核桃园基本实现了良种化栽培。小小核桃也变成了农民眼中的“致富果”,以课题组与房山区联建的长沟基地为例,7年生核桃亩产可达150公斤,亩均收入高达9000元。

    “良种化、标准化、规模化仍然是制约我国核桃产业发展的瓶颈所在。”为此,郝艳宾率领团队在京郊顺义建起了200多亩的核桃种植基地,既做科研又做示范,在他看来,“科研的责任就是通过科研、开发和推广的良性循环,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