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资本下乡就是把城镇工商业积累了庞大的科技、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吸引到农村去,以解决农村面临的困境。“资本下乡”是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条件。“有专家认为,“资本下乡”进行“城市反哺农村”和“工业反哺农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治本之方”。
资本如何才能下乡呢?资本是逐利的,如果资本不能获得有利可图的资源、项目,它不会奔着亏损去的。在广大的乡村,有一些什么资源呢?
不同的地方,资源禀赋不一样,有的地方富有矿产资源、森林资源,但有的地方则资源贫乏,不过,中国几乎所有的乡村都有土地。
土地与资本结合主要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资本进入农业领域,如通过土地经营权的流转,把土地集中起来,进行规模经营,搞集约化、规模化、机械化、专业化。
另一种是资本进入非农领域,主要是资本与土地结合,用于非农生产。如城市资本进入农村,开发旅游业,或城市资本进入农村,租用村集体土地,投资设厂。
针对农业的资本下乡,按照产业化经营的方式发展农业,实现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 通过“公司+农户”,把农业做成了自己的“第一车间”
农业产业化——在产业化龙头企业内,企业找市场、农民按企业的要求进行生产为企业提供农产品,在企业内部实现产品的加工和生产。
➤ 通过直接租赁农民土地发展资本下乡
农村庄园经济——内部可以实现生态生产,集中生产、集中劳动、雇佣的农业劳动各有分工、协作,农业的生产效率提高、机械化程度提高。
工场手工业——模式有两种,混成的工场手工业和有机的工场手工业。混成的工场手工业内部,针对同一产品的生产是将各个部件的生产集中在一起而已,每一个劳动者仍能从事每个局部生产的全过程。有机的工场手工业则实现了内部具体操作的细化和分工,各种工序同时进行。
农业领域的资本下乡,使农民成为资本下的农业工人
对于农业领域的资本下乡,无疑会使农民成为资本下的农业工人,在资本的指挥下从事农业的生产。而对于那些还没有成为农业工人的从事农业生产的小农,他们在市场上的弱势地位将更加明显,为使自己生产的商品限制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以内,他们必须更加辛勤的劳作,在真正的自己工作还不如为资本工作的境地下,他们都将变成自由的劳动力。
资本“下乡”种地,成功的案例却不多
眼下,许多工商资本“下乡”种地,开始时轰轰烈烈,最终真正成功的案例却不多。原因在于,工商资本的规模生产固然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但也面临农业工人劳动量难以计算的世界性难题,两相抵消后,农业生产效率实际很难得到真正提高。这意味着,工商资本圈地进行农业生产,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生产的相对低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