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国际合作>合作交流>

北京将倾力打造经贸合作新格局

发布时间:2016-01-04 11:21:48  |  来源:中国商务新闻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柏小金

北京将倾力打造经贸合作新格局北京将倾力打造经贸合作新格局北京将倾力打造经贸合作新格局

近年来,北京市大力推进“走出去”战略,企业境外投资合作发展迅速,成效显著。“十三五”期间,北京将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对外开放的新机遇,主动适应国际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以巩固传统优势海外市场、扩大与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合作和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市场开发为重点,努力提升北京市企业的国际市场份额,增强其国际化经营能力,促进对外投资合作持续健康稳健发展,培育全方位、多领域、高水平的国际市场经营格局。

为实现这一目标,北京市将努力培育一批具有较强资源配置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品牌运营能力的本土跨国企业,使境外经贸园区建设形成规模,并不断增强其影响力;通过促进对外承包工程规模的持续扩大和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尝试以投资带动工程承包、公私合营(PPP)、工程建设运营转让(BOT)等多种方式相结合,实现对外承包工程向国际产业链高端延伸、应用中国技术和标准开展海外工程建设项目的重大突破;积极推进对外劳务合作规范有序稳步发展,打造“北京服务品牌”,扩大运输、医护、餐饮、IT、教育等技术型劳务输出规模,进一步提高外派劳务人员素质和国际竞争力。

以“一带一路”为契机全方位拓展国际发展空间

北京是新亚欧大陆桥和中蒙俄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城市,“一带一路”建设为北京企业拓展新的国际发展空间创造了新的契机。北京市将充分发挥北京企业在基础设施建设、资源能源勘探开发、现代装备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方面的优势,利用中阿论坛、东盟博览会、南亚博览会等国际性投资贸易平台及“走进大使馆”等系列经贸活动加强项目对接,引导企业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通、能源和通信干线网络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推进与沿线国家在煤炭、油气、金属矿产等传统能源资源勘探开发及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合作,促进就地就近加工转化,形成能源资源合作上下游一体化产业链;推进在“中蒙俄经济走廊”、“中巴经济走廊”和大湄公河次区域等沿线国家或地区投资设立工业园区或经贸园区,推进“丝路驿站”建设;拓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装备制造业和国际产能合作空间,进一步激发区域内发展活力与合作潜力。

北京将利用全球科技资源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发挥北京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优势,加强与国外高新技术园区、产业基地、高端技术研发及现代装备制造企业开展合作,通过并购、合资、合作等多种方式在境外设立联合研发中心、实验室及科技型企业孵化器,开展境外研发投资和技术合作,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充分利用国内外创新创业优势资源,加快北京国际科技贸易基地建设,完善研发创新平台和科技服务平台,推进科技创新要素全球化步伐,提升北京在全球网络中的科技创新影响力;中关村科技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临空经济区等高端产业功能区要加强与全球科技、金融企业(机构)实现跨地区合作,积极推进相关产业联盟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国际辐射力和影响力;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对外合作,鼓励企业在境外开展联合研发和设立研发机构,积极探索在海外建设科技和产业园区,进一步加快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体现了一个城市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软实力。北京市将充分发挥首都文化创新驱动的基础性优势,通过扩大对外文化交流,推动文化贸易发展和文化服务走出去,加快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大力培育文化艺术、新闻出版、文化传媒、广告会展、艺术品交易、设计服务、旅游、休闲娱乐、其他辅助服务等类别的文化创意企业境外上市;加快境内外文化贸易基地建设,支持有条件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运营主体境外发行债券或股票融资,引导企业集聚发展;支持文化创意上市公司利用海外资本市场平台,实现并购重组,做优做强,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完善支持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的政策措施,支持文化企业扩大境外投资合作,加快培育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和文化中介服务机构。

实施“走出去”战略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作为首都,北京的服务业资源丰富,高端商务服务业市场竞争力强,对于开拓国际市场具有先天优势。北京市将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支持科技服务、商务服务业“走出去”,鼓励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开展境外服务,引导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在境外申请专利,参与制定国际标准;同时,努力创新文化服务海外推广模式,积极探索传统技艺、民族艺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会展相结合的商业开发模式,鼓励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等企业以项目合作方式进入国际市场;鼓励商务服务业企业建立海外商务园区,搭建商务服务业发展平台,在全球范围内提供对外投资、融资管理、工程建设等领域的各类高端商务服务;支持有条件的商务服务企业搭建海外营销网络,整合国际资源,特别是品牌、技术、研发等战略性资源,实现企业经营模式和资源配置方式向全球化的转变;推动特色化医疗服务开拓国际市场,建立以国际市场为导向的中医药贸易促进体系,鼓励和扶持北京市优秀的中医药机构到境外设立中医药发展促进中心,开办中医医院、连锁诊所等,培育国际知名的中医药品牌和服务机构。

在境外能源资源的开发与合作方面,北京市将鼓励北京企业开展农林牧渔及农产品生产加工领域的合作,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海外农业技术示范项目和农业科技合作示范园区建设,鼓励企业开展境外农业种植、畜禽养殖、奶业生产加工基地的投资建设和产业合作;支持有条件的企业通过绿地投资、联合投资、兼并收购等多种方式,参与境外石油、天然气、煤炭、电力、铁矿、铜矿、稀有金属等能源资源勘探、开发和加工,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能源资源开发和加工利用能力;发挥北京市在核能、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领域的优势,支持企业加快海外新能源基地建设,积极参与国际新能源开发合作及技术创新,不断提升项目投资和合作水平,推动新能源产业国际化发展。

北京市还将加快境外经贸合作园区的建设,支持合作园区组织开展投资推介活动,吸引北京及国内其他省市企业入区发展,打造国内企业深入欧盟、东盟、拉美等区域市场的桥头堡;支持北京市汽车龙头企业在哈萨克、泰国、印度等地投资建设汽车工业园,带动北京整车装配、汽车零部件及配套服务企业海外聚集发展,拓展在发展中国家的市场空间;鼓励其他有条件的企业在境外建立加工制造、资源利用、农业和商贸物流等类型的境外经贸合作区,发挥骨干企业作用带动企业联合“走出去”,形成集聚效应。

建设海外投资平台深化国际经济合作

北京市将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设立境外投资运营中心或海外投资管理平台,整合海外投资业务,为拓展海外市场提供有力的支撑;同时还将鼓励北京的企业在境外设立专业服务机构,建立公共服务平台或孵化基地,为企业“走出去”提供专业服务;积极推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通过境外上市、发行企业债券、组建国际化服务联盟等方式,实现规模化、品牌化、国际化经营,推动优势产业龙头企业合理有序进行全球化布局,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本土品牌企业和跨国集团。

北京市将通过推动对外承包工程转型升级,带动技术、产品、设备和服务“走出去”。鼓励企业适应国际工程承包新趋势,抓住机会推进境外项目合作,采取投资带动工程承包方式进入规划设计、设备采购、建筑施工、运营管理等整体实施项目;在扩大项目总承包(EPC)运营模式的基础上,尝试运用公私混合经营(PPP)、建设——运营——转让(BOT)、建设期补偿—运营—转让(SOT)等方式扩大境外项目合作,实现对外承包工程向国际产业链高端的延伸;支持国内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推广中国工程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培育北京市承包工程企业的竞争新优势;推动境外承包工程与外贸进出口联动发展,带动北京市企业技术、产品、设备和服务扩大出口。

北京市还将继续扩大对外劳务合作规模和运输、医护、餐饮、IT、教育等技术型劳务输出规模,进一步提高外派劳务人员素质和国际竞争力,打造“北京服务”品牌;加强对外劳务合作管理,完善政府、中介及企业分工管理机制,建立外派劳务监测、预警和安全保护机制,促进对外劳务合作规范发展。

相关链接

北京多措并举助力企业“走出去”

“十三五”时期是中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将是中国企业加速融入国际经济体系的快速发展期。作为新亚欧大陆桥和中蒙俄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城市,“一带一路”建设为北京企业“走出去”了众多发展机遇。为了提高北京市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促进北京对外投资合作持续健康稳健发展,北京市政府将采取一系列措施推动境外直接投资规模的快速增长和质量的不断提升,培育全方位、多领域、高水平的国际市场经营格局。

完善政策促进体系。加强组织和机制保障,建立完善部门间协调机制,加强跨部门统筹协调,增强宏观指导和服务,形成政策合力。完善重大投资项目部门联系会议机制,对海外经贸园区、总投资在1亿美元以上以及对北京成套设备、技术和服务出口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项目,由市商务委会同市发展改革委、北京外汇管理部及项目单位上级主管部门加强统筹协调,促进项目顺利开展。

深化便利化改革。深入推进“备案为主、核准为辅”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和实施,进一步简化境外投资管理流程,加快推行境外投资项目无纸化备案,积极推动向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及其他具备条件的地区下放企业境外投资备案管理服务事项;加强境外投资管理部门之间沟通与协调,依法同步办理项目备案和企业备案,完善境外重大投资项目的协同服务机制。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财政对外经济合作专项资金、对外承包工程保函风险专项资金的引导作用,优化资金支持和管理方式;突出政策导向,主动参与丝路基金、欧亚基金、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投资项目对接,积极探索利用外经贸引导基金、外经贸担保资金等多种财政支持手段,加强对重点领域和重大合作项目的支持,尤其加大对平台式、集群化及联合“走出去”项目的支持,促进北京市境外投资合作向园区化和高端领域拓展。

加大金融服务力度。加强政银企合作,进一步建立政府主管部门、金融机构与企业之间的协调会商制度,落实国家在信贷、保险等方面制订的一系列扶持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加强运用以境外资产、股权、并购项目、境外应收账款、出口退税单据等为担保的融资方式,创新金融服务产品和模式;鼓励企业加快境外投资平台建设,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境外股权投资基金,增强“走出去”企业的融资能力;鼓励政策性保险机构积极为企业境外投资项目提供保险服务,创新业务品种,提高服务水平,尝试建立服务重点地区投资项目的投保平台,加大对外投资合作的支持力度。

健全服务保障体系。加快建立政府支持下、服务企业“走出去”的市场化信息平台或服务机制,做到信息互通与共享;充分发挥“京交会”、“科博会”、“京港洽谈会”等境外投资贸易促进平台作用,积极培育境外投资专业服务机构和孵化基地,发挥法律、会计、资产评估、风险评估等相关中介组织的专业优势,为北京的企业开展国际经济合作提供专业咨询和服务;加强行业协会工作,整合行业优势资源,推动企业差异化联合,发挥服务和自律作用;鼓励和支持成立境外中资企业商会,加强行业自律,引导境外投资合作有序发展。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