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食尚中国>达人菜谱>

培养谁?谁给你养老?

发布时间:2016-03-21 15:40:15  |  来源:北京晚报  |  作者:魏婧  |  责任编辑:刘小瑜

近年来,伴随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服务人才的紧缺日益凸显,养老护理相关专业在全国职业院校全面开花。

然而,蓬勃办学的同时,校方却也面临生源困境;“就业难”的背景下,毕业生无需为找工作发愁,待遇和社会地位却始终缺乏吸引力……产业“虚热”,福利“实冷”,横亘在理想和现实间的落差如何消弭?

▍教学

理论、实训、专业认知、毕业实习……

“亚健康的形成因素很多,环境、大气、水、噪音等污染,以及长期处于高温、高压、寒冷、震动等环境下……”护理教研室主任张文玉边慢慢踱步,边清晰响亮地讲述着“亚健康”的相关知识点。

这是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大二下学期的一门基础课,学生们需要了解亚健康状态下人体可能出现的临床症状,以进行相应的护理。

在张文玉周围,二十余名学生三三两两坐在桌边,不时做着笔记。而与普通教室的不同之处在于,这里除了讲台、桌椅外,左右两侧还沿墙各摆放了三张病床。“先讲理论,剩下的知识要演示。”张文玉指指这些床,“到时候学生会在床单元上进行操作和练习。”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体现在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不少课程上。另一间教室摆放着长长一溜儿玻璃柜,人体九大系统的仿真模型与泡在福尔马林里的真实脏器标本陈列其中。这是为该专业大一刚入学的学生所设,上课时学生以4至6人为一组,环坐于展示台旁听讲。配合着模型、标本的视教,直观认识人体结构,为将来学习老年常见病照护、生活照料等打下基础。

楼上一间教室内,病床、手术台、人体模型更是一应俱全。其中一男一女两位“老年人”,身上各个“关节”均可活动,皮肤的褶皱、纹理十分逼真。记者尝试搬扶发现,人体模型颇为沉重,几与真人相近。

“这里主要教授各种实训项目,比如对老年人的‘两便’照护、日常清洁、换床单被褥等。每学期学生需要按要求将自己的操作拍成视频,由老师来打分。”教师刘姝介绍,护理操作纷繁复杂,且有许多窍门。“就拿翻身来说,平躺状态下翻动一个人很难。”她边说边轻轻将人体模型靠近她的一条腿弯起来,“这样一手推着弓起的支点,另一手推背,就比较省力。”

鼻饲导管护理、尿袋更换消毒……就这样点滴积累,经过理论、实训、专业认知、毕业实习,不到二十岁的年轻人将在三年内,成为专业的养老护理人才。

▍招生

个位数甚至没人报名的情况比比皆是

从2007年至今近9年时间,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培养了700余名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科班人才”。该校老年福祉学院院长杨根来表示,这一看上去不是太高的培养效率,在全国开设了同样专业的职业院校中,已称得上名列前茅。

“最早是1999年,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和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在没有信息沟通的情况下,分别开办了老年专业。2004年,教育部将这一专业列入高职专业目录,老年专业教育就进入到了一个快速发展期。”杨根来介绍,2004年至2013年期间,全国设立该专业的职业院校一下子“发展”到50多所。

伴随2013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文件发布,养老专业教育的发展可以说又进入到了一个新时期。据杨根来统计,去年全国共计65所职业院校开办老年专业。

然而,办学的热忱却遭遇了现实尴尬——最关键的生源并没有因社会需求而井喷。“办得最早的两所学校已经16年了,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培养了1500名老年专业的学生,位列第一,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和我们差不多。”从规模而言,杨根来认为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应该是全国老年专业办得最好的院校之一,但招生从2014年才开始突破100人。去年老年专业计划招200人,结果来了不到120人,依然没能完成计划。

而跟北京另外一所知名职业学院相比,杨根来已经颇为欣慰了。据他了解,对方老年专业计划招50个学生,结果来了17人,一个班都没有招满。放眼全国,65所开办老年专业的院校,真正有在招生的仅40所,具备一定招生规模的仅10所。个位数的学生报名,甚至没人报名的情况比比皆是。“养老行业很热,人才需求迫切。但总体来说招生还是很困难的,我们不觉得因为大家都来从事这个事儿,养老专业教育的形势就非常好了。”

▍就业

到岗第三年流失70%甚至更高

生源少、招生规模有限,在旺盛的社会需求前,毕业生成了抢手的“香饽饽”。与一年甚于一年的“就业难”相比,养老专业的学生从不必为找工作发愁。“我可以这么说,学生都能100%就业。”顿了顿,杨根来补上一句,“如果你愿意在这个专业就业的话。”

这一前提非常重要——到了三年级,学生通常会进行4个月左右的毕业实习。去年杨根来曾指导4名学生赴北京朝阳区某养老院实习,结果回来后他们清一色不愿意从事养老工作。“这家养老院还是比较高端的,达到三四星级酒店管理的水平,在北京也算条件不错了。有个小姑娘要到天津静海县的一个酒店工作,我说县里的酒店有什么意思呢?但她宁可去那儿也不干养老。”

现实的对比让杨根来颇受触动,他介绍,从全国养老职业教育发展来看,学生到岗第一年的流失率可能达到30%,第二年50%,第三年70%甚至更高。“包括我们的毕业生在内,也不是都那么有情怀,‘咬定青山不放松’地从事养老工作。”

对人才的流失,杨根来表示理解。“薪酬待遇太低,一个月两三千元,洗头洗脚也不止赚这些钱。缺乏职业上升空间,孩子们坚持不下去。”

相对而言,过去大家“不愿意谈”的殡葬专业——现代殡仪技术与管理,学生就业却较为稳定。“尽管名字不好听,但收入不错,一个月五六千元,这就没问题了。学生觉得可以有尊严地生活,可以不流动,就有职业认同感。所以大环境不改变的话,光谈养老教育、人才培养,培养谁?谁给你养老?”

▍期待

将“补砖头、补床头”改为“补人头”

虽然大的背景暂时算不上乐观,但杨根来认为,微观环境下也有一些令人欣慰的地方。“各个院校,不管办得规模大小,都在坚持探索,都在和企业进行或多或少的联系。”

但他也表示,全国大部分的养老企业实际上处于亏本状态,只有15%左右真正办得好的,经过十几二十年的打拼做出了品牌。这与中国对养老的传统观念有关——老人普遍不接受动用存款入住养老机构或聘请养老护理员,发了两千元退休金,恨不得养老只用1500元,还能剩下一些。

相比之下,育儿护理员的境遇截然不同。“都关注小孩、宝贝,中国人崇尚年轻、崇尚生命,一个月一万两万也愿意掏。”杨根来坦言,短期内社会观念无法改变,政府应投入更多的公共财政,让老人有尊严地去养老。“企业、家庭解决不了的,就是政府要担负的责任。”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人才缺口的解决,激励、吸纳社会机构和养老从业人员。杨根来提及过去让他深有感受的教师补贴、护士补贴,“钱虽然不多,只占工资的10%,但表示国家是鼓励当老师、当护士的。”他建议,政府将养老服务补贴从过去的“补砖头、补床头”,改为“补人头”,真正将奖补落实到最缺人的一线护理岗位上。

事实上,有些地区已经进行了类似尝试。无锡从2015年初开始,对取得不同级别的国家养老护理员、技师,分别给予500元—10000元不等的一次性补贴。2016年2月发布的《山东省养老服务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规定,本科、专科毕业生与符合条件的养老服务机构签订5年以上劳动合同,实际工作满3年后分别给予2万元和1.5万元的一次性补助。杨根来认为,虽然都是一次性补助,也已经难能可贵。“以后能不能也建立长期护理津贴,让养老护理员干得体面,愿意从事这个职业?”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