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会议会展>创新博览>

谁说90后拒绝传统文化?三万大学生成"书法粉"

发布时间:2016-05-30 16:46:48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王孟召

被称为“互联网一代”的90后会对书法有兴趣吗?答案是肯定的,一堂《艺术与审美》课,让三万多名大学生成了“书法粉”。

5月21日,著名书法家、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叶培贵先生来到北京大学,在北大等高校与智慧树网联合出品的跨校共享学分课程《艺术与审美》课堂上,从日常生活中的书法、书法与精神生活及当下生活背景中书法的可能性等三个方面畅谈了书法与我们生活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让当代大学生关注和了解中国书法艺术的精粹,从而传播和弘扬中国传统艺术。

课上,叶培贵教授列举了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书法运用的例子,从机场广告、杂志报纸的书法运用,到楼门前贴出禁止停车的书法文字,迅速拉近了学生与书法的距离。接下来,又通过“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历史地位之争”、“苏轼、黄庭坚的书写之争”、“刘墉执笔法之辩”等典故,结合写字如“石压蛤蟆”、“死蛇挂树”等风趣幽默的语言,说明书法艺术具有修生养性的作用,并进一步强调了书法在古代文化、精神生活中所具有的意义,叶教授说:“古人在文字的书写中来构建自己的笔墨符号,构建自己的精神世界。”

谈到书法艺术的发展,叶教授说:“书法艺术除了个人风格、笔墨的构建之外,慢慢演绎成了民族,甚至是一个时代精神生活的呈现渠道、呈现方式。最终凝定为和、中、正、藏、揖让进退的民族性审美观念。”叶老师精彩的发言博得了同学们的掌声。在说起电子化与所谓的“书写危机”,叶教授也表示了问题具有两面性,不光要看到电子化对于书写的冲击,还要看到其中所蕴藏的,通过信息高速传达技术来传播书写的契机。

来自中国海洋大学、昆明医科大学、东北林业大学等150所院校的约38000名学生与直播互动主场北京大学的同学一道聆听了叶老师的讲解,现场互动气氛热烈,学生提问踊跃。课后统计,大多数同学表示:“对书法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听课的收获很大”,“共享课堂的学习形式非常好”。

主讲老师叶培贵先生也表达了自己对这堂对他来说形式非常“新鲜”的直播互动课的看法:“借助有优势的,新的传播手段来让我们通过书法更好的、更频繁的交流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今天的课堂效果也很好,互动效果显著,同学们对书法保持非常高的热情和兴趣是我最满意的地方。”

据悉,《艺术与审美》是一门跨校共享学分课程,在教育部体卫艺司委托下,由北京大学和智慧树网共同策划、制作,汇集了全国8所一流高校的近20位学者专家组成教学团队。在2015年秋冬学期全国就有近120所高校,28000多名学生获得了学分,学生总体满意度达到95%以上。成为“提升教育质量、实现教育公平”的中国式慕课典范。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