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会议会展>创新博览>

第十届中国北京永定河文化节圆满落幕

发布时间:2016-12-01 14:22:37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金兰  |  责任编辑:朱曼硕

 

“一个人,一面鼓,一个心愿,一份传承的执着”,11月29日,由门头沟区文化委员会与中国歌剧舞剧院联合打造的大型原创民族舞剧《太平鼓声声》,在门头沟区影剧院上演。这场以非遗技艺保护传承为主题的演出,也为为期四个月的第十届中国北京永定河文化节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京西太平鼓起源于唐代,表演时配合舞蹈动作敲击鼓面,多用于祭祀、祈福的歌舞表演及民间欢庆新春佳节娱乐活动,是当地群众自娱自乐、集体传承、集体发展的传统舞蹈形式。此种艺术形式在门头沟地区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旧历除夕、灯节时当地民众都会击打着太平鼓并演唱、舞蹈,以求“五谷丰登,天下太平”。2006年,京西太平鼓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多年来,门头沟区积极探索京西太平鼓技艺的保护传承和利用机制,构建了多个层面、多种形式相互配合的传承体系。一方面,通过编写适用于普通教育、专业教育等不同需求的太平鼓教材,让“京西太平鼓”进入中、小学生课堂,已建立大峪二小、城子中等职业学校、新桥路中学3所太平鼓传承学校,并拥有多支学生太平鼓表演队;另一方面,扶持多流派的传承人团队,推动参加文化交流演出,京西太平鼓曾代表北京市参加奥运会开幕式仪式前表演,近几年先后赴澳大利亚、加拿大、韩国、捷克、丹麦等进行专场演出,向国外观众展示了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和民间艺术家的风采。

 

此次与中国歌剧舞剧院联合打造大型原创太平鼓舞剧,是门头沟区保护传承发展京西太平鼓这一国家级非遗技艺的又一次新尝试,通过与国家级专业院团的合作,以现代艺术的角度,挖掘提升京西太平鼓技艺,将这种来自于民间、原生态的表演形式,立体化情感化地呈现在舞台上。舞剧讲述了太平鼓在门头沟地区传承、发展的历史,体现了京西太平鼓在当地民众中世代相传、生生不息的文化内涵。舞剧总导演是来自中国歌剧舞剧院的编导孔德辛,她表示:“京西太平鼓作为来自民间的艺术是不可或缺的艺术形态,这样原生态的艺术越来越稀缺。作为青年导演,我们有责任抓住文化的根,将这种稀有的原生态艺术形态保留传承下去。”基于这样的创作理念,舞剧《太平鼓声声》在最后一章《辉煌》中将整个舞台提供给了门头沟太平鼓本土艺人。当门头沟本土艺人和太平鼓技艺传承人高宏祥一起敲打着太平鼓奔向舞台,尽情演绎原汁原味的太平鼓技艺时,人们感受到的是一种来自民间、原生态文化的力量,是淳朴的京西百姓对国泰民安的深深祝福。

据了解,第十届中国北京永定河文化节自8月开幕以来,精心制作《一河永定》主题演出,艺术化地传播了永定河六大文化,通过北京电视台播出《永定河秘境之旅》系列片为公众提供了永定河历史人文地理坐标,创新举办西山雅集文化沙龙纵论西山文化传承,举办大型原创永定河民乐音乐会唱响永定河的故事,推出永定河文化主题微动画在网民中掀起传播热潮,这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与文化传播内容,深入挖掘了永定河文化内涵,体现了传承性、独特性、原创性、全方位、高格调、广传播的特点,展现了永定河文化的独特魅力。

门头沟区文化委员会主任常蓉表示:“充分挖掘文化特色、推出原创文艺精品,一直是永定河文化节的重要宗旨。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和《北京市“十三五”时期加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规划》,在更大格局、更广视野中审视永定河文化的价值,结合时代要求,在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与发展方面不懈努力,主动融入西山文化带建设,保护、传承好京西历史文脉,在更高层面上打造好永定河文化品牌,整体塑造提升区域人文魅力,助力北京西山文化带发展。” (文图:金兰)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