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组数据:自2014年以来,我市已经引导和扶持在外人员回铜创业就业13.45万人,创办企业、个体工商户2.01万户,带动就业7.04万人。4年来,约7.8万在外务工人员回铜,掀起了返乡创业就业的热潮。
2014年,我市深入实施“雁归工程”,从服务体系建设、政策支撑、工作保障机制等方面构建雁归工程体系,着力引导、扶持和服务铜仁籍在外人员返乡创业就业,取得了明显成效。
引导———感召在外人员返乡归巢
“各位亲友!现在家乡不仅有更多供你们选择的岗位,和你们在外一样的收入与福利,更有在外所不能享受到的实惠和施展才华的舞台,有你们培育创业梦想的土壤和日夜牵挂的亲戚朋友。真诚地希望你们携技返乡创业,引资回乡创业,把你们的聪明才智留在家乡,为铜仁的发展献计献策……”这是2016年我市致铜仁在外亲友的新年家信中的一段话。
像这样的新年家信,我市从2013年起每年元旦、春节都会在各大新闻媒体上向在外亲友致信,邀请在外亲友回乡创业就业。春节前后,全市各乡镇还积极组织召开“铜仁情·故乡行”座谈会284场次,组织前往外出务工人员聚集省份开展联谊活动43次。
正是因为有了亲情的感召,思南县在外务工的郑金菊毅然返乡创业,筹资1000多万元创办了思州之南民族服装厂,实现年产值1000万元以上,带动100多名返乡人员就业。
同时,我市还在项目招引和政策优惠上下功夫,整合市、县、乡三级项目资源,结合返乡人员的能力结构和创业意愿,编制返乡创业项目1012个。对有返乡创业意向的人员,采取“一事一议”,开辟绿色通道,及时跟踪服务。在政策方面,为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提供工商准入、税收优惠、创业用地、住房保障、金融扶持、人才奖励、用水用电、技能培训等14项优惠政策。目前,全市已为返乡创业人员减免税收2136万元,碧江区为返乡创业就业人员提供保障性住房368套,江口县解决雁归人员子女就近入学1823人。
扶持———帮助雁归人员成功创业
引雁归巢只是雁归工程的第一步,返乡人员回乡后,我市还根据他们自身的培训需求和创业意愿,开展创业就业培训,为他们搭建创业平台、解决融资困难,多渠道、多形式扶持返乡人员创业就业。
沿河官舟镇灯塔村村民冉将返乡养殖大闸蟹,由于首次养殖缺乏经验,蟹长得慢。
经培训指导后,养殖效果明显好转,已经实现年销售额35万元。目前,我市已经成立了559人的创业指导团队,对返乡人员及其创办的企业实行“一对一”指导,截至今年7月底,全市培训返乡人员7850人。
在提升返乡人员创业就业能力的同时,我市还着力为返乡人员搭建创业平台,建立返乡创业园16个、孵化园14个,各区县积极引导和扶持一批特色突出、具有一定示范和带动效应企业入驻创业园、孵化园。目前近500户雁归企业入驻了两园,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同时,通过小额担保贷款等方式,着力解决返乡创业人员融资难题。截止目前,全市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8.25亿元,扶持返乡人员创业2.53万人。
服务———保障雁归人员稳定就业
我市紧盯返乡人群,聚焦精准化、精细化就业服务,构建了市、县、乡三级服务机制,大力建设雁归工程基层精品服务窗口,推行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切实提升为雁归人员服务的水平。
在全市及各区县门户网站和人社网站开辟了就业信息专栏,发布企业用工需求信息,为返乡人员提供政策咨询服务。返乡人员还可以通过手机微信、短信查询全市就业岗位信息服务项目。截至今年7月底,我市通过移动、电信网络共发布就业岗位信息13.59万条。
除了就业信息的发布外,我市还积极开展各种服务活动,让返乡人员第一时间创业就业。今年全市已经举办“雁归工程”专场招聘会65场,提供就业岗位5万余个,达成就业意向协议2.3万人。同时,认真开展送岗位进村活动,结合“驻村帮扶、精准扶贫”等工作,通过专人将用工岗位信息送到村、送到户,截至今年7月底,全市共开展送岗位信息进村活动560余次,送达岗位用工信息3万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