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创新驱动>媒体聚焦>

山东肥城家门口建起“扶贫车间”:企业助脱贫就业不出村

发布时间:2017-08-26 15:58:48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李超、李胜男、时梦莹  |  责任编辑:邹添盛

中国网826日讯(李超、李胜男、时梦莹) 一手拿松紧带,一手拿鞋环,两秒钟穿好一个鞋扣,能获得5分钱的收入……824日上午,在山东省泰安肥城市安庄镇安刘村服装加工厂里,村民雷爱霞正熟练地制作鞋扣。

雷爱霞是本村人,家里有个病人需要照顾,根本没法出门打工,只能在家种地,经济状况不太好。她说,“现在好了,多亏了‘扶贫车间’,在家门口就能打工,一个月能拿到手两千多元。”

雷爱霞生活的变化,得益于所在肥城市开展的“扶贫车间”建设。据了解,为落实精准扶贫工作,该市利用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及企业帮扶的力量,打造“企业+车间+贫困户”的合作模式,发挥一村一品产业优势,引导企业在镇街建立产业扶贫加工示范点,带动农村劳动力就业,特别是吸纳无法外出务工的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业。

肥城市委书记常绪扩说:“作为产业扶贫的主抓手,我们依托传统产业和新型经营主体发展优势,在全市建设‘扶贫车间’,让企业参与扶贫,不仅能为企业节约成本,更能因村因产施策,让精准扶贫更有人情味。”

“扶贫车间”能挣钱,不误孩子与农田。“扶贫车间”为很多留守孩子留住了妈妈。孙伯镇琶山村的孙金兰两年前为了生计,和丈夫一起外出打工,孩子只能留给家里的老人照顾。去年12月份,经本村扶贫办主任李开全介绍,来到有机蔬菜加工车间。从此,她既能赚钱,也能照顾正在上中学的的儿子。肥城市“扶贫车间”的用工方式灵活,贫困户可以季节性上岗,也可以把原材料带回家加工。琶山村69岁的老人杨桂菊就是其中的受益者。她从车间领回一批蔬菜进行择洗,每月足不出户就有600多元收入。“我年纪大了,腿脚不大灵活,空闲时间就在家择择菜,挣点零花钱。”

为让所在地“扶贫车间”发挥效益,把这项民心工程做实、做细、做出成效,孙伯镇联合招商办、就业办等部门,到企业、各村实地调研,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利用村小学旧址、村集体活动场所旧址和闲置的民宅,在村里设置就业扶贫点。同时包村干部积极和外地的产业项目洽谈对接,逐步探索长效脱贫机制,帮助贫困群众就近就业。目前,该镇已建设完成扶贫车间12,带动300余名贫困人口就业。

记者从肥城市扶贫办了解到,该市正在全面推进“扶贫车间”建设。每个车间安排专人采取一盯一的方式招商,重点引进劳动密集型产业。目前,该市已吸引40余家企业参与到“扶贫车间”的建设中来,涉及服装制作、电子配件、蔬菜加工等多种产业。企业不仅建设“扶贫车间”,还对招聘的工人进行就业培训。泰安恒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经理祖少华说:“我们在潮泉镇下寨村设了一个分厂,现在分厂有130人左右,其中贫困群众26人,他们都能在获得收入的同时熟练掌握一门技术。”

截至目前,肥城市已建成“扶贫车间”60余个,直接安置和辐射带动约800余名贫困群众就业,日收入均可达50-100元,使700余名群众脱贫。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