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全面落实“十三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上半年,铜仁市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撸起袖子,实干苦干,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较好成绩。
当前,铜仁市还有43.1万贫困人口、10个贫困区县、1个省级深度贫困县、2个省级极贫乡镇、106个有深度贫困村的乡镇、319个深度贫困村,脱贫攻坚任务艰巨。
打赢脱贫攻坚硬仗,更需要撸起袖子加油实干。8月25日,铜仁市召开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暨2017年半年经济工作、项目建设推进大会,向坚中之坚、难中之难发起攻坚令,吹响集结号。
本期铜仁专刊,通过梳理上半年铜仁市经济社会发展亮点、脱贫攻坚的成效,讲述基层的发展故事,感受铜仁市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决心信心和铿锵步伐。
进入8月,玉屏自治县1.5万亩黄桃进入盛产期,总产量可达150万斤,有效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稳中有进 经济运行势头强
上半年,该市围绕创建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目标,深入推进“一区五地”建设,突出抓好做大投资总量,做强实体经济,全力破难点、抓重点、攻痛点,全市经济运行呈现“发展提速、转型加快、质量提升、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
全市亿元以上项目入统率、入统个数均居全省第一,上半年综合排位全省第五,其中8个区县的综合排位上升,取得历史同期最好水平。
主要指标增速逐月加快。上半年该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98.27亿元,同比增长11.9%;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76.05亿元,增长21.9%;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12284元和3622元,分别增长9%和9.9%。
从全省看,该市多项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前列: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税收收入增速和进出口总额增速居全省第一。
从湘鄂渝黔武陵山片区看,铜仁市经济增速是唯一实现“两位数”增长的市州。
经济发展活力不断增强。通过深入开展项目攻坚年活动,投资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累计新增亿元项目228个;全域旅游增势迅猛,接待游客2748.6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32.61亿元,增长42.7%。
经济结构调整持续趋优。第一产业首次下降至20%以下,转型升级成效初显。
总的来看,上半年,铜仁经济运行表现出主要指标增速逐月加快,经济发展活力不断增强,经济结构调整持续趋优的特点。
印江自治县巨泰鞋业车间里,工人正在制作鞋面。 杨秀明 摄
持续向好 项目带动加速跑
2017年,是铜仁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项目攻坚年。上半年,该市实施产业扶贫项目1954个,重点项目推进力度之大,前所未有,386个重大项目完成投资469.08亿元,占年度投资的49.58%。
“抓住了项目,就抓住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和重点工作。”铜仁市委书记陈昌旭说。
该市坚决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大项目推进大发展,全力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上半年,该市项目攻坚亮点纷呈,项目开工情况喜人,资金筹措持续发力,项目前期经费得到充足保障。
该市建立固投和项目推进联席会议制度,出台项目攻坚年活动考核方案及目标责任考核细则,制定项目攻坚工作问责办法。有针对性地化解投资难题,以考核促效能,以效能促实绩,用问责要结果,工作机制日益健全。
同时,全市项目推进工作模式也不断创新。德江县由县四大班子领导任重点项目指挥长,亲自盯项目、蹲点抓进度。松桃自治县将项目攻坚年活动领导小组项目指导组与脱贫攻坚指挥中心项目规划组整合,形成全县项目谋划、编制、审批、建设管理“一条龙”。
在全市上下齐抓共进之下,该市新开工项目1423个,占上半年目标任务数的142.3%,其中,碧江区、万山区、玉屏自治县和江口县开工项目分别为138个、108个、161个、134个。各区县均完成上半年开工目标任务。
为保障项目前期经费,该市还建立项目前期工作经费资金池,将全市项目前期工作经费全部纳入资金池,进行统筹安排,滚动使用。
随着该市项目建设的推动,农村路、水、电、讯等基础设施日益完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最后一公里”正在逐步打通,扶贫产业如雨后春笋,助力“村村有集体经济、户户有增收项目”的实现。
该市创新项目利益联结机制,让贫困群众参与项目建设、产业培育和企业发展,项目利益联结越来越利民惠民,增强贫困群众自身发展动能。
大龙箱包产业园项目是大龙开发区推动就业扶贫示范基地,目前有产业工人1020人,其中,320人为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户,110人为跨区域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我们两口子每月有近8000元工资,收入稳定。”跨区域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张珍萍说。从德江县桶井乡搬入大龙大德新区后,张珍萍在大龙箱包产业园就业,她说,有信心把日子越过越好。
松桃自治县长兴堡镇发展铁皮石斛191亩,覆盖贫困户91户347人,人均增收1.2万元。图为游客体验采摘铁皮石斛。
步履坚实 脱贫攻坚见实效
在项目建设的推动下,该市脱贫攻坚的步伐,更加坚实有力。
今年,该市碧江区、万山区、玉屏自治县和江口县4个区县要实现国定标准的精准出列,脱贫攻坚任务尤其紧迫。
该市提出,各级各部门要强化思想认识提升,紧扣提高“两率一度”,做到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同时,注重群众思想引领,激发其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加快建设农村路、水、电、讯等基础设施,全力打通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最后一公里”。
做好产业扶贫,全面打响“梵净山珍·健康养生”“梵山净水·泡茶好水”品牌,将全市茶叶种植面积从170万亩提高到240万亩,全面打通茶叶生产加工、品牌打造、市场销售等环节,让茶产业成为群众脱贫致富持续的“金山银山”。
抓好易地扶贫搬迁,坚持产城化集中安置,以产定搬、以岗定搬,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确保完成27.6万人搬迁任务。同时打好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硬战。
同时,强化脱贫攻坚工作人财物保障,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强化干部管理,严格执行一线干部关怀激励机制。强化协同推进,用好对口帮扶和社会帮扶两种力量,构建大扶贫工作格局。
8月20日,思南县瓮溪镇胜利村通村通组路正在实施硬化工程。梁祖江 摄
故事1 看工业发展:“保姆式”服务为企
业解忧“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及时得到解决。”近日,在位于印江自治县小云工业园区贵州翔云服装有限公司,总经理任廷慧激动地说,得益于该县的“保姆式服务”,确保了企业健康发展。
该公司自今年2月落户以来,在厂房、水电、手续办理及员工招聘等方面,都享受到园区管委会提供的许多优惠政策和服务。单是厂房租金一年就能节省20余万元。
投产后,园区工作人员分批跑铜仁、遵义、贵阳等地,联系经销点,举办展销会,帮助其打开市场,解决销售难题。
“我们把入住的每一家企业都当作自己的家庭成员,为他们提供‘保姆式’服务,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解决困难问题,助其发展壮大。”印江自治县小云工业园区负责人说。
据了解,印江自治县为了让企业“引得进、住得下、能发展”,出台《印江经济开发区劳动密集型企业物流运输补贴》,对从事鞋业生产加工、电子产品加工、服装生产加工、箱包生产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进行物流补贴,鼓励企业发展。
同时,还采取“领导干部帮扶联系服务企业”,不定期到企业走访,每季度开展企业座谈会,了解企业发展情况,为企业排忧解难。
服务即发展、服务即效益。因坚持“保姆式”服务理念,助力企业落地生根,发展壮大。园区现有企业56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4户,2016年规模以上完成工业产值29.08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89亿元。
故事2 看项目建设:移动能源产业园快速推进
近200台工程机械开足马力作业,300余名工人忙碌施工……8月20日,铜仁高新区大兴街道大兴社区,铜仁移动能源产业园项目施工现场一片热火朝天。
“我们实行机械不停歇,人员三班倒,全速推进工程项目建设。”铜仁移动能源产业园项目业主代表丁曦说。据介绍,该项目占地面积3358亩,总投资390亿元,分三期建设,其中一期占地450亩。
“预计8月底完成一期场平填方和挖方工程量的90%,今年底完成一、二、三号厂房建设。”该项目施工负责人罗才光说。
铜仁移动能源产业园项目是今年该市引进的重点项目之一,短短50多天就实现从考察到签约再到开工。“铜仁市各部门亲商、爱商,服务周到,为项目快速推进提供了保障。”丁曦说。
据介绍,铜仁移动能源产业园主要从事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和砷化镓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研发与制造。其中一期总投资63亿元,两年内建成投产,预计年产总值42.6亿元,税收3.7亿元。
故事3 看脱贫成效:果园人人能分红
“等果园见效益了,全村人人都能分红。”这几天,在思南县亭子坝镇冉家堰村空心李基地,村支书何开强带领村民在果园里除草,尽管汗水浸湿衣衫,人人仍干劲十足。
放眼望去,满山李树挂满嫩绿的叶片,树苗大部分已长齐人腰;林地的空隙间,成行套种着辣椒,绿油油的山坳充满生机。
“李子再过一两年就能全面挂果,而辣椒今年就可见效益。”何开强指着果园说,村民管护果园很用心,都盼着有一个好收成。
过去,这一片果园所在地,是石漠化严重的荒地,种植玉米、红薯等传统作物,收益十分微薄。全村贫困发生率高,308户1230人,目前仍有贫困户51户169人。
要脱贫,就要有产业。何开强说,发展产业,就要打破传统种植方式,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提升农业产值。
去年,该村争取到总投资56万元的退耕还林项目和总投资50万元的扶贫项目资金支持,大力发展经果林,共种下400多亩空心李。
该村还采取“以短养长”模式,组织联系该村的镇领导、第一书记、驻村干部、村干部、能人大户共同投资,在基地里套种辣椒、烤烟。仅套种辣椒就为村民带来近10万元务工收入。
产业发展,关键要让村民受益。该村召开群众大会商议,决定采取“631”的分配模式:即管护期的前5年,用56万元退耕还林项目支付群众的土地流转费,5年后基地产生经济效益时,红利分配中,占地农户占60%的股份,未占地农户占30%的股份,村集体占10%的股份。
“通过这种模式,不仅让项目得以顺利实施,还实现贫困户全覆盖,也让全村群众人人分享改革与发展红利,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效。”何开强说。
故事4 看部门行动:“五项行动”助推脱贫攻坚
近日,走进沿河自治县黑水乡新群村,只见大坝上花木成畦,山坡上果树成林,村寨里一幢幢漂亮的楼房焕然一新。
“通过这几年的发展,让我们这里换了新面貌。”全国人大代表张国英高兴地向笔者介绍村里的发展变化。
新群村是典型的喀斯特山区,生态脆弱,石漠化严重。过去,这里种粮产量低,很多村民外出当篾匠,靠给人家编晒席养家糊口。
1998年,张国英承包了一片荒山,开始栽种李子等果树。几年后,她成功地在石旮旯里种出水果,并带动村民跟着干。目前,全村果园1000多亩,果树成了摇钱树,绿了荒山富了民。
张国英是铜仁市各级人大代表和人大干部带领贫困户发展生产,壮大产业,争做群众脱贫致富带头人的一个典型。
近年来,铜仁市人大常委会开展以监督问效、联组共推、结对帮扶、集言献计和带头引领为载体的“五项行动”,助推脱贫攻坚。
目前,全市各级人大代表带头领办农业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社601个,带头建设特色农业产业基地279个,参与推动社会事业发展657项,30余万贫困群众受益。
此外,各级人大常委会围绕脱贫攻坚依法开展监督,共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36个,组织开展代表集中视察、专题调研、执法检查、专题询问等共90次,撰写调研、执法检查和视察报告117篇,提出建议意见351条,为党委政府抓紧抓好抓实脱贫攻坚提供了很好的决策参考。
该市人大还系统深入开展市级县级领导帮扶贫困村、人大代表和科级干部帮扶贫困户的结对帮扶行动,772名干部、9414名人大代表进村入户,帮助贫困群众协调资金近亿元。同时还组织6600多名人大代表进驻干群连心室,成为贫困户脱贫路上的贴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