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创新驱动>领域研究>

“变道超车”成就中国“芯”

发布时间:2017-12-28 17:56:15  |  来源:极科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刘蓉

近年来,伴随着中国芯片国产化浪潮,国内芯片技术加速发展。当前我国芯片技术发展,主要采取“弯道超车”、“合作开发”和“变道超车”三种模式,未来,基于5G、人工智能领域的专用芯片开发将是我国芯片技术发展的突破口。

“弯道超车”模式任重道远

“弯道超车”是指建立自主生态,即在现有领域进行自主研发,凭借更好的技术,在技术革新的“弯道”上超越竞争对手。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发的龙芯,到今天已经走过16年的历程,作为我国完全自主研发的通用CPU,龙芯的发展、性能、应用一直备受外界关注。值得注意的是,龙芯已经应用于包括北斗卫星在内的十几种国家重大项目和职能机构办公等信息系统中,并走出国门,最先实现了从基本可用到可用的跨越。



“合作开发”模式发展迅速

近年来,已有多家芯片厂商在中外合作模式领域迈出实质性步伐,即“高铁模式”和“中间道路”。2013年,IBM与谷歌、英伟达等企业一起成立了OpenPOWER联盟,向合作伙伴开放IBM服务器POWER芯片的核心技术,合作伙伴中包括大量中国企业。2016年1月,高通与贵州省政府成立合资公司,将生产基于ARM架构的数据中心芯片。英特尔也将自己的处理器与清华大学的可重构技术处理器模块、澜起科技的内存模组一起组成了面向中国市场的数据中心处理器平台。2017年上半年,日本软银旗下的ARM公司和厚安创新基金在北京签署了拟在深圳成立合资公司的合作备忘录。未来,该合资公司将建设成为国内重要的由中方控股的集成电路核心知识产权开发与服务平台。

“变道超车”或成为未来芯片技术突破最佳路径

突破芯片技术的第三条路径是“变道超车”,即在全新的领域参与全球竞争,包括研发适合5G、人工智能领域的专用芯片。在这条道路上,目前我国企业与国外先进技术基本上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极有可能成为芯片技术突破最佳路径。

在AI芯片领域,国内中科寒武纪科技的DianNao系列ASIC人工智能芯片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寒武纪由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陈云霁、陈天石创立,其课题组提出的深度学习处理器指令集DianNaoYu被计算机体系结构领域顶级国际会议ISCA2016接受,并在300份被接受的投稿评分中排名第一。据悉,2016年国际计算机体系结构年会中,约有1/6的论文都引用了寒武纪开展神经网络处理器研究。



随着PC、手机和平板等产品增长相继进入瓶颈期,5G时代即将到来,物联网被认为是下一个风口。要实现民用电子设备的“万物相连”和传统工业的信息化改造,就离不开芯片技术的支撑。

在5G芯片方面,新岸线无疑是匹黑马。2017年9月,新岸线公司推出了一款满足未来5G终端平台需求的射频发动机芯片——NR6816。NR6816采用零中频架构,片内集成LNA和Pre-PA,接收和发射中频滤波器,支持3.2-3.8G的工作频段,单芯片可支持20/40/80/100/160/200MHz的信道带宽,多通道可支持高达800MHz的信道带宽。NR6816优良的接收和发射性能,既能满足超高速无线通信EUHT(Enhanced Ultra High Throughput)的系统应用,也能满足用户对5G系统的体验速率、流量密度、时延、能效和连接数等不同场景下的指标要求。NR6816芯片是我国首个研发成功量产的超宽带无线射频芯片,它的量产也将极大提升我国在全球5G技术研发竞争中的实力。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