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国际合作>创新园区>

海淀吹响建设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号角

发布时间:2021-01-19 14:17:35  |  来源:北京海淀  |  作者:   |  责任编辑:白雨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更将迎来建党100周年。刚刚闭幕的海淀区“两会”吹响了奋力谱写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宜居宜业城区和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崭新篇章的号角。


“十四五”时期,海淀区将发挥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科技创新片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三区”政策叠加的独特优势,突出科技创新、服务业开放、数字经济、区域协同开放四大特色,厚植和弘扬敢为人先、改革创新、产业报国、开放包容、追求卓越、挺立潮头的中关村精神,前瞻十五年,干好这五年,持续掀起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建设新高潮,为首都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海淀贡献。


信心满满

“创新合伙人”奋斗开局


一只只口罩从口罩机上快速产出,工作人员有序地验次、包装……纳通集团口罩生产车间呈现出忙碌的景象。纳通新的医用防护生产厂房将顺利建设并投入使用,新打造的园区将成为京津冀地区防控疫情的有力盾牌,充分保障和满足人民群众的防疫物资需求。


纳通集团副总裁邵泽营表示,围绕北京市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海淀区将创新放在前所未有的高度,尤其是注重原始创新。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制造等未来产业将作为重点支持的产业,将通过多措并举实现破局发展。“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将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在各个领域应用,扶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纳通也在这方面加强了布局,分别在新材料领域和智能外科领域展开布局。在新材料方面,纳通在芬兰建有生物基材料产业基地,在工业领域与多家国际知名企业均有合作,并致力于将新材料用于医疗领域;目前,依托芬兰的材料技术优势,纳通携手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牵头建设了生物基材料制造业创新中心,致力于推动新材料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在智能外科方面,纳通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大力发展智能外科板块,并建设智能外科及康复器械技术创新中心,促进智能外科产业发展,推动两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发展。


作为海淀区重点企业的大北农,自1993年成立之初就入驻海淀,在海淀区委和各级领导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经过27年的发展,从2万元、2间房起家,目前已经发展成为拥有2万名员工、六大产业、市值近400亿的农业高科技企业。


大北农副总裁莫宏建表示,大北农集团的发展和海淀区的发展“同频共振”,“十三五”期间,大北农在中关村科学城北区中关村翠湖科技园建立“大北农国际农业科技创新园”,预计在2022年建成,将是大北农全球总部,未来将建设成为全球农业科创新高地和“农业硅谷”。


未来可期盘活700余万优质空间


2020年,中关村科学城北区实现9宗土地上市,总建筑规模达40万平方米;25个教育配套项目全部实现开工建设,杨家庄小学等4所学校交付使用;北部医疗中心开工建设;中关村壹号商业广场开业,“悦界”商街开街,华润万象汇、中粮大悦城建设稳步推进;翠湖东路建成,上庄东路、翠湖南路基本完工;永丰调蓄水厂、环保园公交场站建设完工;纳通医疗、神州数码、万毓项目、龙湖·云域等7个产业项目完成验收备案,释放产业空间36万平方米;西北旺镇X2项目、温泉镇创客小镇二期工程等集体产业开工建设。


记者从海淀区北部办获悉,2021年,海淀将抢抓政策窗口,占领发展新高地,加快推进中关村科学城北区规划建设落地见效;确保教育、医疗、商业等配套设施项目按期开工;高质量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推进气象园、中关村移动智能服务创新园、中关村实验室等项目实现竣工。未来五年中关村科学城北区将基本完成永丰组团、翠湖科技园原创新园与环保园全部土地开发工作,盘活释放700余万平方米的优质产业空间。


“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科技创新片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三区’政策的叠加优势,将是海淀区和中关村科学城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跃升成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的重大战略机遇。”海淀区委书记于军表示,“在北京新的总规范围之内,我们还进一步去拓展发展空间,特别是积极推进中关村科学城北区的建设,为产业发展拓展更大的发展空间。”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