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未来之星>笙管笛箫>

大运河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展示周开幕

发布时间:2021-12-27 10:20:42  |  来源:扬子晚报  |  作者:  |  责任编辑:白雨

为落实文旅部、国家发改委《大运河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规划》有关要求,传承与弘扬手工艺、民间艺术等非遗文化与大运河沿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塑造运河文化、江南文化品牌,12月24日,由文旅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文旅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指导,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苏州高新区管委会和大运河沿线8省市文化馆(站)联合举办的“运河情江南韵”大运河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展示周在苏州民族管弦乐团音乐厅广场拉开序幕。



文旅部公共服务司司长李宏,文旅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副主任罗云川,文旅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基层服务处处长陈移兵,苏州市文广旅局党组书记、局长韩卫兵,苏州市文广旅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徐红霞,苏州高新区党工委委员、宣传部部长李志军,苏州高新区文体旅局党组书记、局长周晓明等领导及全国政协委员、苏州民族管弦乐团艺术总监兼首席指挥彭家鹏,江苏省音协主席、苏州民族管弦乐团艺术指导朱昌耀出席开幕式。


开幕式由徐红霞主持,李志军致辞。现场,李宏、韩卫兵共同为“运河情江南韵”大运河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展示周揭幕。



“江南运河贯千里,清波一脉通古今。”大运河推动了苏州经济发展,也孕育了丰厚灿烂的江南文化,以江南丝竹、苏州评弹、吴歌等为代表的江南音乐文化艺术已流传百年,与江苏的白洋湾山歌、吴歌、茅山号子、南闸民歌,浙江的舟山锣鼓、嵊州吹打,河北的冀中笙管乐,天津的津门法鼓、锣鼓艺术安徽的当涂民歌、巢湖民歌、凤阳民歌等一起成为大运河沿岸丰厚的民族艺术瑰宝,成为当地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



作为大运河文化版图上的重要组成部分,苏州市以《苏州市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和《“江南文化”品牌塑造三年行动计划》为导向,积极弘扬运河文化与江南文化,在多个领域取得可喜成效。其中,苏州民族管弦乐团制定出台《“丝竹江南、丝竹交响”江南音乐文化品牌塑造三年行动计划》,以大运河为主题创作大型民族管弦乐《江河湖海颂》,获得多项大奖。同时,以苏州“运河十景”之一“虎丘”为主题的大型民族管弦乐《虎丘》也已完成创作,即将由乐团演出并亮相海内外。



根据疫情防控要求,本次“运河情江南韵”——大运河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展示周活动采取江苏苏州主会场开幕式与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浙江、江苏等省市文化馆(站)线上展演相结合的传播形式。展示周为期三天,由大运河沿线8省市文化馆(站)分别推荐经过创新编排的反映当地文化历史底蕴、体现当代优秀作品质量的节目,以线下线上相结合的创新形式进行展播。同时,还将举办以“大运河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主题的线上研讨活动,推动大运河民族音乐文化艺术的理论发展。展演内容将在国家公共文化云首页及苏州民族管弦乐团专区,腾讯视频、优酷视频、爱奇艺视频、喜马拉雅FM,“君到苏州”文旅总入口,大运河沿线8省市文化云等同步播出。



开幕式上,罗云川、彭家鹏、朱昌耀共同启动“国家公共文化云苏州民族管弦乐团专区”。据悉,为弘扬江南音乐文化,促进民族音乐普及推广的创新实践,今年4月份,文旅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与苏州民族管弦乐团签署合作共建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定制开发“国家公共文化云苏州民族管弦乐团专区”,联袂打造融江南音乐相关动态、演出、名师、作品、票务、文创等内容为一体的中国江南音乐文化艺术数字化品牌。“国家公共文化云苏州民族管弦乐团专区”的上线,将成为彰显运河文化与江南文化风貌的“最美窗口”。


罗云川接受采访时表示:“本次展示周的举办和乐团专区的上线,是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和苏州民族管弦乐团的共建成果之一。接下来,我们还将共同打造好传承、交流与展示大运河和江南音乐文化的品牌,为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群众性平台,为弘扬新时代大运河民族音乐文化与江南音乐文化作出贡献。”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孔小平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