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创新驱动>媒体聚焦>

潼南:全面建设重庆乡村振兴示范引领区

发布时间:2023-01-16 15:10:11  |  来源:重庆日报  |  作者:王静 刘廷  |  责任编辑:唐浩哲

日前,2022年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新鲜出炉,经地方推荐、专家评审,全国共有100个县(市)入选,重庆市潼南区名列其中。这意味着,潼南又添一块国家级“金字招牌”。

(大佛坝蔬菜公园 供图 潼南区委宣传部)


2022年,潼南坚持新发展理念,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重庆市“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机遇,按照全区“一城三区五大战略六项重点任务”总体部署,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紧紧围绕乡村发展、乡村建设、多(乡)村治理三个重点,加快促进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奋力打造全市乡村振兴示范引领区。


产业兴

巩固提升传统产业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是基础。


采摘、装筐、运送……在潼南区柏梓镇柠檬种植基地,果农们忙得不亦乐乎。


柏梓镇是潼南柠檬产业的核心区,也是潼南规模最大的柠檬生产基地。该镇自2009年开始种植发展柠檬产业以来,在潼南区委、区政府的指导帮助下,全镇柠檬种植面积达4万余亩,年产量近5万吨,年产值近4亿元,形成了以柠檬为主导的特色产业。


同时,通过与当地龙头企业合作,柏梓镇还开发出300余种柠檬产品,并延伸产业链条成功打造柠檬小镇,带动了周边农民户均增收近3000元,帮助500余名贫困户增收致富。


柏梓镇仅是潼南聚焦农业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


截至目前,潼南成功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并依托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以琼江流域为核心打造万亩柠檬种植示范带,以科技转化为动力发展高效柠檬产业,构建起育苗、研发、种植、观光、加工、营销的柠檬全产业链;与重庆市农科院成功创建共同打造重庆科光潼农种苗,建成以嫁接种苗、穴盘种苗为核心的系列优势蔬菜种苗科技创新及集中繁育基地300余亩,年培育甘蓝、苦瓜、萝卜等各类优质种苗5000余万株,辐射四川、云南等多个蔬菜种植区域;油菜制种面积达3.2万亩、产量超过280万公斤,选育“庆油3号”“庆油8号”“渝油28”等油菜种子质量达到国标一级种。


近年来,潼南坚持乡村振兴战略,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和特色,持续巩固提升粮油、蔬菜、生猪等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柠檬、小龙虾、花椒等特色产业,全力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助力全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目前,已成功获批全国首批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和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等20余块国家级“金字招牌”,享有“国际柠檬之都”“西部绿色菜都”“中国油菜之乡”美誉。


乡村美

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走进柏梓镇郭坡村,满目皆是风景:干净整洁的村道,错落有致的房舍,高低错落的绿植……乡间田野舒适惬意。如今,像郭坡村这样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美丽村庄,正成为潼南的靓丽名片。


“家里窗明几净整洁舒适,家外田园如诗山水如画”“现在村里越来越美,比起城市也不差”……提起这些年的乡村变化,潼南的村民们你一言,我一句,纷纷称赞。


近年来,潼南区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中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聚焦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乡风文明等重点任务,推动村庄从干净整齐向美丽宜居转变。

(太安镇罐坝美丽乡村 摄影 王华侨)


2022年,潼南坚持以绿色发展为引领,全面推动乡村生态振兴,多措并举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取得积极成效。全区实施村庄亮化工程1800余处、绿化县乡主干道150余公里、治理陈年生活垃圾1200余处,完成“四旁”植树4000余亩,评选美丽庭院400个;完成户厕改造1250户,新建村级污水收集管网7.75千米,农村地区相对聚集区200户500人以上的地区村级污水处理厂建成率达95%以上,全区农村污水得到有效处理;完成154个市级农村垃圾分类示范村创建,区域垃圾做到日产日清,清扫、收集、清运、处理实现全链条管理。


同年10月,潼南区成功获评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柏梓镇、太安镇成功创建重庆市乡村振兴示范片区。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除改善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繁荣乡村文化,培育文明乡风也尤为重要。2022年以来,潼南聚焦建强基层党组织,通过完善机制治理,制定抓党建促乡村振兴81项重点任务清单,举办村(社区)书记“潼台比武”、党建引领产业振兴系列活动,定期开展讲、学、比、晒,集中开展镇、村换届“回头看”,排查梳理问题217个,持续整顿软弱涣散村(社区)基层党组织23个。


同时,持续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创新推广运用乡村治理“积分制”“清单制”,进一步激发基层群众内生动力,促进乡村振兴。目前,潼南已有156个村推广运用乡村治理“积分制”,吸引了6.6万户农户参与。


2022年,潼南坚持深耕文化,以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载体,持续开展“家风润万家”等主题活动400余场,深入推进“十抵制十提倡”工作,树立文明婚俗、丧葬等理念,开展移风易俗入户宣讲100余场次等,大力培育文明乡风,高质量推动乡村振兴。


百姓富

壮大集体经济

采摘、清洗、沥水、装箱……在小渡镇双屋村空心菜种植基地,菜农们正在田里有条不紊地进行劳作。


“在家门口发展产业,不仅能够就近就业,还能照顾家里,何乐而不为?”黎泽刚是小渡镇本地村民,当初村里要引进合作社承包土地,发展空心菜产业带领大家增收致富,他第一个举手签订了土地流转协议。


“我把家里的4亩水田全部流转来种植空心菜,再加上在基地的打工收入,一年下来有两万多。”黎泽刚脸上充满笑容。


近年来,小渡镇双屋村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夯责任、建队伍、强保障为举措,积极做活土地文章,采取“股份混合经营”模式大力发展空心菜等速生叶菜类产业,不断提振村级集体经济,并通过入股分红、土地流转、基地务工等多种方式持续带动百姓增收致富。


截至目前,小渡镇双屋村已成为重庆最大的空心菜种植基地,平均亩产可达7吨。2021年,其经营性收入突破160万元。


通过印发《潼南区促进低收入脱贫人口稳定增收的具体措施》,潼南区全力稳定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预计全区粮食总产量37.66万吨,蔬菜产量230万吨,生猪出栏81万头,以“粮袋子”充实群众“钱袋子”。累计发放1.18亿元农业生产性补助,有效调动种粮农户积极性。持续开展“三变”改革,助推集体建设用地入市,进一步提升农户财产性收入。通过跨区域交通补助、就业帮扶车间、公益性岗位等多种渠道,促进脱贫人口家庭有就业意愿的劳动力全部就业。其中,公益性岗位安置脱贫群众和监测对象2153人,输送外出务工2.54万人,10个就业帮扶车间吸纳85名脱贫群众就业。


未来,潼南将继续坚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动摇,紧扣人民增收致富,强化统筹规划,全力做好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篇文章”,持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产业振兴,推进村民共同富裕。(文 王静 刘廷)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