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9月6日讯 由西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史广泰教授团队研制的“螺旋叶片多相混输泵”在中石油新疆油田公司风城油田作业区进行现场应用试运行,试验已于今年4月12日正式启动,自运行以来各项指标均显示正常。日前,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基本建设工程处组织召开了螺旋叶片泵运行试验成果验收会。
当日的会议听取了风城油田作业区和西华大学试验工作的介绍,与会专家围绕试验效果、创新性和先进性等方面开展了质询和讨论,专家组一致认为,试验泵的流量、扬程、轴功率和效率等指标达到了设计要求,有效解决了风城油田密闭集输工艺中“卡脖子”难题;螺旋叶片多相混输泵属国内首台,具有很好的创新性和先进性,应用前景广阔;建议扩大试验范围,为老油田调整改造和新区产能建设提供经验。
据了解,风城油田密闭集输高温多相介质的输送问题,属国内和世界难题,严重影响到风城油田的生产和经营,而螺旋叶片多相混输泵具有排量大、压力稳,适应气、液、固多相混输的功能;兼具高含气率(含气率10-85%)混输、克服段塞流和抗干转能力强的特性;具有耐高温、耐磨损、耐腐蚀、结构紧凑、维修方便、运行成本低、节能等优点。对比同等流量和扬程的螺杆泵,螺旋叶片多相混输泵可延长使用寿命6个月以上,降低电机配置功率20kW/台,年节电约14万度/台。
“螺旋叶片多相混输泵的现场试运行成功对突破特超稠油密闭集输工艺中‘卡脖子’难题,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为中石油油气混输提供示范和经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西华大学相关负责人表示。
供图:西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