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创新驱动>环境资源>

构建三大文化走廊促进文化旅游协同发展

发布时间:2017-11-08 17:05:46  |  来源:铜仁日报   |  作者:   |  责任编辑:王建泉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城市的灵魂,是一个区域发展尤其是旅游发展更为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铜仁市委书记陈昌旭在调研时提出“以山水为体,以文化为魂”,为铜仁文化发展的长远规划指明了方向。10月12日,铜仁学院校长侯长林在《铜仁日报》发表文章《应加强对铜仁文化的研究》,提出高层次研究人才“就应该将研究的目光投向铜仁本土”。把目光投向本土,以铜仁需求为导向,立足高标准高水平的文化研究,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生活在铜仁这片土地上的文化工作者的使命。

近年来,学者们以梵净山、乌江、锦江为体,以民族文化、佛教文化、红色文化、生态文化为魂,提出“一山两江四文化”,初步构建了铜仁文化生态格局。后来又有学者提出“两山两江四文化”,凸显了佛顶山在铜仁文化生态格局中的地位。在笔者看来,“一山两江四文化”也好,“两山两江四文化”也罢,都未能完整地构建起铜仁文化生态的整体格局,根本原因在于未能厘清区域内主体民族及其文化的分布格局。铜仁市辖区内土家、苗、侗、仡佬等主体民族及其文化分布,以梵净山为中心形成了三条明显的文化走廊。因此,铜仁完整的文化生态格局应表述为“一山两江三走廊四文化”。

文化走廊是指特定地理空间的文化类型,与已故民族学家费孝通先生提出的民族走廊一脉相承。它以文化为核心,以民族为主体,以地理空间为依托。以此特征来划分,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德江县—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思南县—石阡县,自北向南分布于梵净山西部,主要以乌江流域为依托,是土家族集中分布的区域,形成土家族文化走廊;玉屏侗族自治县—大龙开发区—万山区—碧江区—江口县—石阡县,自东向西分布于梵净山南部,主要以锦江流域为依托,是侗族和仡佬族集中分布的区域,形成侗族仡佬族文化走廊;碧江区—铜仁高新区—松桃苗族自治县—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自东南向西北分布于梵净山北部,是苗族集中居住的地域,形成苗族文化走廊。

三条文化走廊的民族文化特点鲜明。土家族文化走廊的代表性文化符号主要有沿河土家山歌、思南土家花灯、红色文化、德江炸龙、傩堂戏、吊脚楼、肉莲花、摆手舞、刺绣、织锦等;苗族文化走廊的代表性文化符号主要包括滚龙、八人秋、四面鼓、传统龙舟、苗族头饰、银饰、服饰、苗绣、苗族巫技绝活、苗族高台戏、苗族傩戏等;侗族仡佬族文化走廊的代表性文化符号主要有侗族大歌、玉屏箫笛、丹砂文化、鼟鼓、风雨桥、鼓楼、毛龙节、木偶戏、敬雀节、说春等。三条文化走廊是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既反映了不同文化在铜仁的发展态势,又凸显了多元文化的区域性特点。

构建三大文化走廊有利于拓展环梵净山“金三角”文化旅游创新区内涵。从空间上看,环梵净山“金三角”加“一线”旅游规划格局,主要覆盖了江口县、松桃苗族自治县、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思南县、石阡县,并将各地的旅游资源实现了整合,加上杭瑞高速公路、思剑高速公路的全线贯通,基本形成了东进西出、西进东出的大通道。构建三大文化走廊将有利于形成南进北出、北进南出和东南进西北出、西北进东南出的大通道,真正体现梵净山在铜仁旅游格局中的核心地位。从内容上看,环梵净山“金三角”加“一线”旅游格局,较为充分地整合了苗族、仡佬族文化,但对于人数居铜仁少数民族第一位和第三位,形成单一铜仁学院国学院党总支书记、教授、博士民族自治县的土家族、侗族文化的整合相对较弱。构建三大文化走廊可以充分整合铜仁主体少数民族的文化,与梵净山形成自然生态和文化多样性相结合的文化生态旅游格局。

构建三大文化走廊,一要统筹规划,二要协同配合,三要突出差异。各区县应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规划,协同配合,既要保证走廊文化的统一性,又要根据自身拥有的特色文化资源,突出差异性。唯有如此,才可能形成文化走廊求同存异、差异发展的良好格局,推动铜仁文化旅游又好又快发展。

(作者系铜仁学院国学院党总支书记、教授、博士)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