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未来之星>舞蹈才艺>

“锦绣中华”专题展及中国刺绣传习营开幕

发布时间:2019-06-17 16:42:24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甘佳旭

2019年6月14日上午由中央民族大学艺术人类学研究所申报并且承担的2019年中关村国际青年艺术季项目“锦绣中华”专题展及中国刺绣艺术传习营在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开幕。

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副司长钟廷雄、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民族民间文化发展中心前主任李松、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党组成员副秘书长吕军、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总策划人解如光先生、苗绣收藏家田景怡、中国刺绣艺术大师蔡梅英、中央民族大学副校长石亚洲、中央民族大学副校长王丽萍、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院长麻国庆等领导出席了开幕式。

项目负责人王建民教授主持开幕式,石亚洲、钟廷雄、李松、解如光、麻国庆先后致辞。嘉宾们在致辞中强调了在科技和高等教育荟萃之地中关村、在多民族师生共济一堂的中央民族大学举办这次活动的价值和意义。中央民族大学利用人才学科平台优势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国家和北京文化建设中发挥了积极而独特的作用。刺绣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凝聚着精湛的手工技艺和悠久的历史记忆。这次展览对于活跃校园文化、提升学校文化品质、动员更多年轻人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有着特别的意义,能够引起公众对于人类文化遗产的更多关注。随后,中央民族大学副校长王丽萍宣布“锦绣中华”专题展及中国刺绣传习营开幕。嘉宾们在主题宣传展墙上签名之后,移步展厅参观。

本着文化交流、美美与共、艺术传承的精神,展览将中央民族大学博物馆收藏的中国各地各民族刺绣与仿真绣艺术精品组合在一起,举办了这次“锦绣中华”专题展。展览将延续到6月29日。

刺绣作为中国传统手工艺的重要种类,在中国有数千年的历史。刺绣是把人的设计和制作添加在织物上的一种艺术实践,作为中国传统手工艺的重要种类,刺绣在中国有数千年的历史,体现了人类对于生活的理解和追求,成为展现审美情趣、承载道德伦理、区分社会群体、铭记族群历史的表达方式。中国自古就有“衣画而裳绣”的章服制度,各地各民族的刺绣更是与生活紧密联系,异彩纷呈。将中国各地方、各民族的刺绣服饰汇聚一堂,能够象征性地呈现出中华文化的独特性、丰富性和多样性。而在清末发展出的艺术仿真绣基础上,经过一代代刺绣艺术大师的努力,刺绣已经发展成为具有独特魅力的艺术表现手段,以变换的组合绣法用多彩的丝线绣制出了一幅幅刺绣艺术精品,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文化表现和表征方式,千丝万缕中蕴含着中国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这些不同地域和民族的刺绣以技表象、以术表意,象征性地绘成了百花齐放的“多元一体”华彩篇章,更呈现出多民族和谐共生、美美与共的锦绣中华宏伟蓝图。

这次专题展的策展人曹静博士特邀蔡梅英大师的33幅作品以及12个刺绣及缂丝团扇在刺绣艺术精品厅展出。作品采用了从传统艺术表达手法到结合不同艺术视觉感受的当代刺绣技艺,摄影、油画、工笔国画、水墨写意等原作通过刺绣大师娴熟运用配色、针法、绣法进行二度创作的重新演绎,栩栩如生、鲜活感十足地呈现在观众面前。作品中引人注目的是获得国家工艺美术最高奖山花奖的“盛世滋生图”,该作品又名“姑苏繁华图”,全场15.9米,画面中有人物12000多、建筑200多栋、桥梁50多座、船只400多艘,用丝线长达5万公里,丝线颜色2000多种,19位大师及绣娘历时5年绣制完成。

活动的另一项重要内容是中国刺绣传习营。通过自愿报名和遴选,遴选出来自高校、文化企业、社会服务机构等方面的30位青年学员,进行每天2小时为时5天的体验和学习中国刺绣的活动,由中国刺绣艺术大师蔡梅英亲自授课指导、高级工艺美术师钱晓丽现场辅导。学员了解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体验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手工工艺之美,并通过刺绣在当代社会从生活用品到艺术品的转换,感受70年来中国社会文化观念的变化历程,体验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在集中学习完成后,学员利用其他时间自行制作,经过进一步绣制完善,完成一面图案较为简单的丝质刺绣团扇。在展览闭幕式举办时,学员待完成的作品交由大师当面评点,已经完成者颁发传习营结营证书。通过传习营活动,在展览作品的观摩之后,更提供了体验中国刺绣艺术的机会,将学术研究、艺术实践和文化传承结合在一起,更进一步加深了这项活动的意义和价值。

这次活动由中央民族大学艺术人类学研究所、民族博物馆、党委宣传部、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主办,北京市海淀区文化和旅游局支持。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