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北京夏令美食“老鸡头”原来是它!韧中带糯满口清香
菱芡即菱角和芡实(北京俗称老鸡头),二者均为水生植物,在明清时期,是北京人很喜欢的夏令美食。《燕京岁时记》载:“七月中旬则菱芡已登,沿街吆卖,曰:‘老鸡头才上河。’盖皆御河中物也。”金云臻先生出身于世居北京的旗籍仕宦之家,他在《饾饤琐忆》中说:“北京近郊以及一部分市区都有水域,适宜种植水产,平时所吃的菱、莲、藕、芡不少,取给于市内外。”
北京在古代曾经河渠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水资源十分丰富。朝阳区东北部、大兴区北部、海淀区西部等地,历史上都曾有大型湖泊。朝阳区东北部有个金盏乡,“金盏”就是一个湖泊的名字。明末清初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说:“金盏儿淀,(通)州北二十五里,广袤三顷,水上有花如金盏,因名。”
广阔的水面,众多的河流湖泊,不仅成为天鹅、野鸭等禽类的繁衍生息地,芦苇、莲藕、菱芡等水生植物更是比比皆是。《帝京景物略》记载:“玉河桥水亦关矣……水一道入关,而方广即三四里,其深矣鱼之,其浅矣莲之,菱芡之,即不莲且菱也,水则自蒲苇之。”明代蒋一葵在《长安客话》中说,西湖(昆明湖)“万历十六年……近为南人兴水田之利,尽决诸洼,筑堤列塍,为菑为畬,菱、芡、莲、菰,靡不毕备,竹篱傍水,家鹜睡波,宛然江南风气。”蔡省吾的《北京岁时记》中记载:“七月中旬菱芡已登,卖菱者以剪夹开,以荷包之。卖芡者但喊老鸡头才上河。”邓云乡教授在《云乡话食》中写道:“北京有不少的水面,夏天天气够热,有适宜的气候,只要有种子,又会种植,便能种出菱来。北京建都几百年,南方流寓人口很多,传来不少水生植物的种植技术,蒋一葵所说‘南人兴水田之利’,这都是真实历史情况。菱的种类很多,三角、四角、二角,或大或小,颜色有绿,有红,有绿中带红,还有咖啡色的老菱。”
“秋日心容与,涉水望碧莲。紫菱亦可采,试以缓愁年。”这首《采菱曲》为南北朝时期江淹所作,柔美细腻,婉转动听。明代诗人张元凯的《采菱词》则勾画出一幅绝妙的采菱图:“菱角何纤纤,菱叶何田田……娇容入花乱,素腕随荇牵。要住语绸缪,风动裙带偏。”
每到夏季,在北京城内城外的水域,常有唱着“采菱曲”的姑娘们。据端木泓《圆明园新证——长春园蒨园考》记载,乾隆时期“蒨园八景”之一的菱香沜,是一座卷棚歇山式方形水榭。在它周边区域,“全呈面水之势,垂柳披拂,碧绿四溢;岸边石矶浅濑,芰荷菱芡郁兴蹙水,一派江乡林塘景色。”水面上荷叶田田,菱芡飘香,人们划着船,在此采摘菱角芡实。乾隆帝有诗曰:“风前度弥静,雨后香益清。仿佛吴兴岸,菱歌唱晚晴。”
北京的菱芡上市较早,一般在阴历六月初。金云臻先生写道:“北京卖老菱的小贩臂挎一荆筐,上盖蓝布,用大蒲叶一包包地包好鲜菱或熟菱,不论斤,成包卖。当时一包不过三五个铜板……芡实,北京称老鸡头,因它的全型确实像一只老雄鸡头。剥下的芡实称鸡头米,过去北京人几乎家家爱吃,比瓜子、花生还要受欢迎。”“北京附近所产的菱,为六角菱,实小皮薄……菱虽小,但菱肉壮实,熟食、鲜食都很有风味。”邓云乡也说:“几十年前,什刹海、德胜门外鸡头池、菱角坑出产的菱角……生时绿中泛红,煮熟后呈褐色,吃起来极其鲜嫩,较之江南老菱好吃得多。”
芡实的味道也是极好的。金云臻说:“芡实有老、嫩、‘二苍’之别。老者绿中带紫,嫩者浅黄,只有二苍呈碧绿色,最中吃……芡实米粒如珠,嚼起来有韧性、有水产物的清香。特别是二苍的韧中带糯,特别好吃。沉李浮瓜都缺乏它的隽永之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