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食尚中国>美食地图>

汉俗、音乐、美食皆不可负!元坑古镇特色廊桥宴,带你一品有故事的美食!

发布时间:2020-09-24 22:49:12  |  来源:顺昌新闻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

640.webp.jpg

640.webp (1).jpg

2020年“千载元坑·古韵新声”音乐节

暨元坑古镇第二届沉浸式传统汉俗文化周

即将于9月26日隆重举行!

本次活动融国潮音乐轰趴、万人汉服巡游、

传统汉俗文化体验、美食文创集市等内容于一体。

今天,小编就带大家去品一品元坑古镇的特色廊桥宴,

探秘隐藏在这一道道菜品中的背后故事!



百米廊桥 品佳肴


一桥横卧碧溪上, 闲云阁影水悠悠。

百年霜雪百年骨, 几度风云几度秋。

要探秘元坑古镇的美食,首先离不开这座长达146米的文昌桥。它始建于明正德十年(1515),自古以来就是当地的交通咽喉,不仅是老百姓生产生活的必经之路,还是生产资料进行交流交易的重要场所。
640.webp (2).jpg
640.webp (3).jpg
640.jpg
元坑镇许多美食与这座古老的廊桥有着不解之缘,元坑人对文昌桥有着深厚的情感。
如今,现代交通取代其原有的职能,人们逢年过节便在文昌桥上摆宴席。
640 (1).jpg
640.webp (4).jpg
文昌桥内围坐一堂,觥筹交错闲话家常。随着一道道美食呈至桌前,官家的、坊间的,故事在交杯换盏中展开。
640.webp (5).jpg
微信截图_20200924222247.png

一道美食 一则故事



元坑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贯穿全境的金溪历史上是入闽的主要水运通道之一。故元坑先民有的是迁入闽地的吴越王族、有的是荣归故里的达官显贵、有的是富甲四方的百万商贾……这些官员名仕、富甲巨贾,生活富足,吃食讲究,为元坑留下了许多令人垂涎三尺的美味佳肴。

640.webp (6).jpg

元坑烧馒—入乡随俗的苏州糕



元坑人办大酒、请亲家、请女婿、请外婆等,要吃嫩席。除了菜必须高级,还要有多道的糕饼点心。吴氏祖先延陵王季扎原居苏州,一个苏州美点“苏州糕”每块10厘米*15厘米。一块苏州糕至少半斤重。元坑人的习惯这头一道点心每人是三块,由于量太大,以就进行改革,把苏州糕的料分成小粒,每粒一小两,然后用扁肉皮包好蒸熟,装盘上桌,既省工又省线,且装盘更雅气。既然改革了就不叫苏州糕,而叫“烧馒”。

640 (2).jpg

蒜燕底—美味而平价的“燕窝”

相传唐懿宗年间来元坑定居的王府司马廖镇和廖业、后晋天福年间来元坑定居的上柱国公吴珮等高官办酒宴,第一道菜是“燕窝”。由于价格高昂,后代对此道菜进行改革:用形似“燕窝”的元坑土粉炒蒜叶、肉丝等做垫底,在其面上再放一点点“燕窝”。结果垫底的粉条色、香、味、口感俱佳,久而“蒜燕底”就取代了燕窝,成为元坑一道特色美食。

640 (3).jpg

芙蓉蛋—亲家没吃过的美味

元坑的酒席有分“粗席”“嫩席”。请贵客用嫩席,芙蓉蛋就是一碗嫩席的菜。相传乾隆年间东郊拔贡,陈仁钧娶秀水朝议大夫(四品官)张五云之女为妻,结婚当晚本地习俗要办大酒请亲家,这个亲家官居四品是个知府,什么山珍海味都吃过,陈家想做一碗与众不同的、高级的嫩席之菜,于是就有了这道芙蓉蛋。这碗菜的特点是外观晶莹剔透,味甜如蜜,质嫩如豆腐脑。

640 (4).jpg

元坑小胖蹄—美味见者有份

“元坑小胖蹄”是在闽菜“蹄包”的基础上改良形成的另一美食,当地陈、吴、萧三大姓始祖皆原居福州后定居元坑,“胖蹄”的发源地就是福州。后发现以完整腿包为原料制作的“蹄包”不易分餐,就从改良原料和制法入手,研发出肥而不腻,瘦而不涩,香甜可口,嚼之即化,老少咸宜的“元坑小胖蹄”。

640 (5).jpg

元坑糍粑—来了就要吃饱

元坑习俗办酒席,菜的碗数有限,做东家的担心客人吃不饱,所以在宴席的开头安排一盘糍粑。结尾安排一碗元坑面。这二道菜不算正席菜的碗数,意想不到的是这两道不算菜的菜都成了元坑的名菜。特别是糍粑,常常是吃完一盘还要添一盘。

640 (6).jpg

元坑筷子面—越吃越好吃

“元坑筷子面”是改良型的福州切面,因每根面条粗似筷子而得名,当地人也称“元坑粗面”。其面筋强、煮时不糊,吃时耐嚼,越嚼越香,隔餐翻煮味道更佳。

640.webp (7).jpg



历史上元坑人多数是过农耕生活,他们吃食多数只求温饱。但他们也想改善生活,特别是逢年过节都想做几样好吃的东西,为此就出现了许多别有风味的元坑美食。

640.webp (8).jpg

鼠麹粿—包裹着孝心的清明粿



张生的二老患有慢性难治之病:哮喘病和糖尿病,医生教他用鼠麹草熬水给父亲服,可定喘止咳。用野艾熬水给母亲喝可降血糖。张生十多年坚持用此二剂草药给父母治病,后来父母都活到七十多岁才去世。张生心想父母的病是无法根治的,死后如果再发病怎么办呢?于是用鼠麹草和白粿制成鼠麹粿和艾粿去扫墓,想不到成为一种色、香、味、口感俱佳,药食同源的节令美食。因是清明时节特制的粿,所以美名其曰“清明粿”。

640 (7).jpg

灯盏糕—九村与秀水的融合

有一年七月半,有一个九村嫁到秀水的媳妇,把娘家送的豇豆浸透,拌到米浆里蒸糕,蒸出“豇豆糕”左邻右舍吃了都叫好。它保留了秀水米糕的柔韧和微甜,又增加了九村豇豆的柔软和清香,比单纯的米糕更好吃,因此家家户户都学着做,使豇豆糕成为七月半的一道美食。

640 (8).jpg

楂糍—爱与团圆

传说从前有一个孝子,他的母亲患精神病,经常离家出走。冬至这天母亲又出走,孝子做了楂糍,拿几粒给母亲吃,母亲还想吃,孝子说家里还有很多,你跟我回去吃。母亲主动地跟他回家,母亲有楂糕吃很高兴,不知何故精神病好了。村人也学着在冬至这天做楂糍吃,认为孝子的母亲是吃了楂糍,交上好时运,病才好,从此楂糍成为元坑冬至传统美食。

640 (9).jpg

此外还有芋饺、芋面、南瓜饼、地瓜饼、豆腐脑、元坑豆腐等特色民俗小吃。

元坑的美食,不仅色香味俱全,且每一道都可以说道半天~关于元坑美食的探秘,不止于此,更多故事不妨约上家人好友一起到元坑廊桥宴细品!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