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国际合作>优化配置>

资源配置显著优化 电网托举全面小康

发布时间:2021-01-08 15:41:32  |  来源:中国电力报  |  作者:刘泊静  |  责任编辑:白雨


电网规模在“十二五”跃居世界首位后,中国电网将向何处延伸?“十三五”的电网发展成就给出了答案:以国家发展为纲、以人民所需为向。


五年间,我国建成世界上能源资源配置能力最强、新能源接入规模最大、电压等级最高的电网。电网规模与质量齐升,为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撑起坚强骨架与畅达经络。


五年间,新一轮农网改造、“三区三州”、抵边村寨农网改造升级全面完成,我国农村地区基本实现稳定可靠的供电服务全覆盖,电网托举民族梦想与民生福祉,光明与动力成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坚实底气。


五年间,电网行业掀起一场服务理念与方式的深刻变革,数字化转型进入加速期,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活力,为中国经济闯关夺隘增添动力。


以更强资源配置平台推进能源转型


“十三五”期间,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电网建设步入平稳增长阶段,供电能力和电能质量稳步提升,支撑年均6.2%的全社会用电量增长。



电网投资保持稳定,电网规模稳步提升——2016年全国完成电网投资5426亿元,同比增长16.9%;2017年完成投资5315亿元,同比微降2.2%;2018年完成投资5373亿元,同比增长0.6%;2019年完成投资4856亿元,同比下降9.6%。截至2019年底,我国220千伏及以上线路长度75.5万千米,变电容量42.7亿千伏安,较“十二五”末分别新增14.6万千米、9亿千伏安,增幅达24%和27%。其中500千伏线路长度20.9万千米,变电容量15.7亿千伏安;750千伏线路长度2.2万千米,变电容量1.8亿千伏安;±800千伏线路长度2.2万千米,变电容量1.8亿千伏安;1000千伏线路长度1.2万千米,变电容量1.6亿千伏安。


电网进行能源资源优化配置和推动能源结构转型的作用显著增强——“十三五”期间共建成特高压交流工程7项、直流工程12项。酒泉—湖南、扎鲁特—青州、青海—河南等清洁能源富集地区的电力外送大通道有效提升了可再生能源外送能力。我国“西电东送”总规模在“十三五”末达到2.6亿千瓦,较“十二五”末新增1.2亿千瓦。“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12条重要输电通道全部建成,可增加京津冀、长三角接受外来电力能力超过8000万千瓦。输电大通道的建设为治理东中部地区雾霾,满足西部北部能源基地和西南水电基地电力外送需要,提高电网安全稳定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电网成为世界上接入新能源规模最大的电网。2016年至2019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年均增长约12%,而弃水、弃风、弃光率逐年下降。2019年,水电、风电、光伏发电平均利用率分别达到97%、96%和98%,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电网技术领跑世界,迈向新高度——±1100千伏准东—皖南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刷新“电压等级最高、送电距离最长”的世界纪录。全球首套“大规模源网荷友好互动系统”在江苏投运,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虚拟电厂”。智能电网、柔性直流输电、大电网安全、新能源并网技术等不断取得突破。


以现代电力基础设施支撑全面小康


电力是人民生产生活的重要基础保障。“十三五”期间,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我国电网建设以解决农村地区、贫困地区、少数民族边疆地区等用电难问题为重点任务,电网投资重点向贫困地区和配网侧倾斜。一个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现代配电网基本建成,人民生产生活用电条件得到显著提升。




2019年,新一轮农网改造提前一年全面完成。全国农村平均供电可靠率达99.82%,户均停电时间从2015年的51.7小时降低到15.4小时,综合电压合格率从94.96%提升到99%以上,户均配变容量从1.67千伏安提高到2.7千伏安。自2016年启动以来,新一轮农网改造的全社会总投入达1万亿元。小城镇中心村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涉及30个省(区、市)的7.8万个村,惠及农村居民1.6亿人;全国160万个机井实现通电,涉及17个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1061个县,惠及农田1.5亿亩;全国3.3万个自然村通上了动力电,惠及贫困村民约800万人。


2020年6月,“三区三州”、抵边村寨农网改造升级全面完成。深度贫困地区的210多个国家级贫困县、1900多万群众、1685个抵边自然村寨的基本生产生活用电条件得到显著改善。藏中联网、阿里联网工程相继贯通,陕北到武汉、四川到江西特高压输电线路开工建设,贫困地区电力外送规模不断扩大。新疆、西藏、四川、青海、甘肃等多个省区建成750千伏和330千伏骨干网架,实现了全部县域电网和主网的互联互通。


电网基础设施的完善使农村用能方式发生深刻变革,电气化水平显著提升,大功率家用电器快速进入农村家庭,2016-2019年实施专项工程覆盖地区的农村家庭新增空调4776万台、冰箱4393万台、洗衣机3808万台、电视机3863万台、电炊具4780万台。特色农产品、乡村旅游、农村现代物流、村镇电商等新业态发展有了坚实的电力保障。


以服务和数字化变革开辟产业发展新空间


“十三五”时期,随着我国更深层次改革、更高水平开放走向纵深,变革亦成为电网发展的鲜明主题。




“获得电力”服务改革推动电力营商环境实现飞跃——


世界银行的最新《全球营商环境报告》显示,我国“获得电力”指标排名已由2017年的第98位跃升至第12位,“获得电力”指标已接近或位于全球最佳实践前沿,线上办电、电子合同、移动作业终端等创新做法值得向全球推介。


2016年以来,我国以领先世界的力度开启“获得电力”服务改革,在北京、上海率先进行重点突破。两地小微企业办电环节由6个压减至2个,达到全球最佳水平;全过程办电时间由平均143.2天压减至10天以内;户均办电成本由平均21.2万元降至零。卓越的电力营商环境为培育实体经济发展沃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为降低社会用电成本,电网行业连续完成多轮降电价任务,2018年降低社会用电成本超过1600亿元,2019年降低企业用电成本846亿元。2020年2月以来,电网行业执行一般工商业电价、大工业电价降低5%的要求,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合计降低用户用电成本约540亿元。


数字化转型带动产业升级和产业链共同发展——


能源革命与数字革命的融合在“十三五”时期提挡加速,电网企业在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上加速布局。国家电网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电力专用通信网,实现4万亿设备资产、5亿只智能电表的在线管理。南方电网全面建成基于南网云的新一代数字化基础平台和广泛的互联网应用。电力大数据应用在服务政府决策和社会治理、支撑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进行环保监测、服务小微企业授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电网的数字化转型也为“新基建”注入了强大动力。2020年全国两会将智慧能源基础设施纳入“新基建”融合基础设施的重要内容,各电网企业迅速响应。国家电网发布“数字新基建”十大重点建设任务,聚焦大数据、工业互联网、5G、人工智能等领域,2020年总体投资约247亿元,预计拉动社会投资约1000亿元。南方电网发布融入和服务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计划,大力加强数字电网基础设施建设,放大电网资源价值。


五年为期的检视与思考接续五年为期的规划与发展。“十四五”将启之际,中国电网向着高质量发展的方向重整再出发。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