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张连起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税务学会副会长
嘉宾:郭为神州数码集团董事长兼总裁
主持人:冯华人民日报主任记者
主持人:大家好,这里是由人民网强国论坛部、人民日报麻辣财经工作室和全国党媒公共平台联合推出的新媒体访谈节目——《人民e财经》。本期我们的主题是“数字赋能,共创未来”,首先为大家介绍一下到场嘉宾:一位是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税务学会副会长张连起先生,另一位是神州数码集团董事长兼总裁郭为先生,欢迎两位老师。
今年以来,我国以数字经济为支撑的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特别快。请教一下两位老师,数字经济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发展数字经济又具有哪些现实意义?
张连起:无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还是后来的第二次、第三次,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加速要素的流动。原来是土地、劳动力、技术、资本这些要素,现在数据作为重要资源已成为了一个重要要素。
在数字经济时代,可能所有的行业都需要重构、重置。尤其今年的疫情防控,我们可以看到,数字治理、数字要素嵌入了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数据已经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郭为:在这次全球疫情中,中国为什么能够这样快速地恢复生产?除了我们疫情防控非常有力,还有一点就是每个人都有一个健康码,走到哪里就能够认证,人员才得以自由流动。健康码变成了一种工具,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当然,我们学术讲叫CPS(信息物理系统),就是我们人类存在着物理的空间,也存在着一个网域的空间,网域空间就是以信息为代表的。这个网域空间和物理空间的互动,就构成了我们整个现代社会。信息在深度融合之后,会发现一些现实生产中的不足和缺陷。那么如何通过数据的优化,来重构我们实体经济,这就是数字经济要发挥的作用。
制造强国很重要的一点是技术,就是用大数据、“云”使得整个制造环节和流程实现智能化。生产的每个环节、每个部件,都实现成本、质量和时间的有效组合,实现一个系统性的有效配置。比如,一辆汽车有两万个零部件,一架飞机有两百万个零部件,这些零部件和系统的组装过程,如何通过数字化的仿真来指导现实的优化,这就是数字资产很重要的作用。
数字经济,现在不是要讨论它来不来,其实它已经来了。
主持人:您刚才讲到制造业,我采访过一个企业是做机床的,它通过“云”一下子就实现了流程再造,使用的人手大概减了三分之二,产值翻了一番,生产力得到了特别大的提升。
张连起:我们现在制造业的发展,就要“锻长板、补短板”。要在某些前沿技术、引领技术方面要有突破,这就需要全面发力。应该说我们还有不少“短板”,有的是来自基础技术,有些工艺、基础零部件等生产基础是比较弱的。如何补齐这个“短板”?一个有效方式就是数据赋能。通过互联网+制造业,或者是数据+制造业,使这个“短板”补齐。同时,让市场发挥更大作用,政府发挥更好作用,让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相结合。未来的数字经济,包括“云”的服务能力,都存在着一个巨大的发展空间。
郭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技术的角度来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正好赶上数字经济的革命,这对我们来说是一次机遇。
张连起: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应该说比历史上任何一次都更大地改变着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主持人:刚才两位老师讲得好,要抓住这个机遇。那为什么今年像5G网络、数据中心这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会这么热呢?
郭为:新基建就是通过新的基础设施,把经济社会各种各样的“部落”,包括市场主体和消费者、在线的非在线的,能够融合在一起,实现效率提升。
人类在对自然界、对世界的认知过程当中,无外乎就是这么几个阶段:观察、实验、数据分析。今天是一个大数据的时代,如何通过对数据的认知来重构我们的知识,重构我们对世界的理解,就变得非常重要。
再一个是基础设施的融合,怎么样把一些科技和传统的业务结合在一起。比如说我们今天的微信、支付宝,是支付手段和互联网的结合,就给我们带来了非常大的便利性。
主持人:讲到了“云”的概念,张连起老师,什么是“云”?
张连起:“云”是基于互联网的、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的基础设施。这几年,我们可以看到科技革命、产业变革,确实是在各个方面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比如,像生物、数据中心、5G、区块链,包括虚拟技术、生产技术等,都是建立在新一代信息化基础上的。
主持人:郭总有一个观点特别好,就是要用新的思维来推动技术创新,我想问一下,神州数码在这方面有什么样的探索和实践?
郭为:早期我们是模仿和学习,我经常讲我们的创新都是人家有,我们也有。但是实际上,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未来。我这几年反复提出来,要做颠覆性的创新,我们在工作中,要看未来发展的趋势,知道所做工作的目的是什么。
比如刚才讲的大数据技术,如何去把更多的数据采集到一起,然后进行分析、建模、应用,这实际上是在大数据时代一种新的技术流程。神州数码意识到数据采集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我们的“燕云DaaS”就实现了数据大规模的采集,这个采集的技术就能提供很大的便利性。这个技术属原始创新,是颠覆性的。
张连起:在“云”和数据方面,我们具有领跑优势,并跑的领域也有很多。模式的创新、业态的创新,甚至某些颠覆性的原始创新,都有我们自己的独创特色,原因就是大家都在一条线上,在同场竞技。
主持人:我想跟大家探讨一下大数据在应用方面还面临着哪些问题,怎么确保安全?
郭为:我们人类对世界的认知,首先是观察,再后来是解读数据。今天中国在数字经济方面产生了大量的数据,我们有14亿人口,有丰富的产业链,这些数据产生之后如何去解读它,如何去发现其中新的规律,这其实是给我们一个巨大的机会。
张连起:这样一个大经济体的数据,可能是其他国家也不具备的。
郭为:数据安全性非常重要。这个数据究竟是属于谁的,必须从法理上厘清,然后才是技术上如何保证它的安全性。中国正在慢慢完善这个方面,这是第一重要的。
第二个就是在技术上,通俗来讲就是数据分类分析;第三个就是建模。在这个过程当中,要解读数据,就涉及到安全问题。怎么能把一些敏感信息去掉后,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这个技术我们就叫脱敏技术。
还有,信息在传输过程当中,怎么样对数据进行加密也是一个问题。所以,我们和潘建伟团队合作,利用量子纠缠做了一个加密的技术运用在整个传输过程中,来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新基建、新金融、新安全,这是我们技术创新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我们也正在为此努力。
张连起:信息的可及性和安全性要达成一个统一,或者叫统筹。“十四五”我们也提出要统筹发展和安全,这正好是未来数据和“云”服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主持人:数字经济是以信息技术作为支撑的,在这个领域,我们的关键核心技术到底是在一个什么样水平?还有哪些短板需要补齐?
郭为:对于关键核心技术,大家有很多不同的认知。为什么我们要做颠覆性的技术呢?如果我们有一些全新的技术,这样在全球就存在着错位竞争,而不是大家都在一条线上去竞争。我觉得我们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就是要错位竞争,以此来锻造我们的长板。
张连起:这个观点既是认识论,也是方法论。我们必须要看到,更高水平的改革开放,就是要在国际高水平的竞争下,突出我们的科技实力、综合实力、国家实力。我们在数据治理方面,有天然的超大规模市场,有新的消费升级,还有四亿多中等收入群体,还有一亿多的市场主体,这些方面都催生了大量的需求。这些需求的变化,如用数据、用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技术创新等植入进去,可能就会形成我们的长板。
主持人:请教一下两位,刚才讲到我们有超大规模市场,数据治理这块有天然的优势,那还有哪些融合创新领域有待我们去突破?
郭为:我们公司在金融领域探索的比较多,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一部分,金融服务的本质是服务于实体经济,服务于老百姓。
比如,一个种苹果的农民,扩大再生产的时候需要更多的土地,能不能有一个数字化的手段帮助他找到土地,然后这个土地又能拿到银行去做抵押贷款,这些都是我们要面向农业、实体经济提供的服务。而这些服务又可以和银行的核心业务系统结合在一起,既是技术上的突破,能够很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也是一种融合创新。
全中国有那么多中小微企业贷款很困难,怎么样通过各方面的经济数据来为他们画像,帮助他们建立信用体系,让银行愿意给他们发放贷款。
张连起:我们国家对“三农”确实投入很大,国家对脱贫攻坚力度空前。但也应该看到存在缺少数据的、科技的赋能短板,补上这个短板就是给“三农”发展安上“科技的翅膀”。
主持人:郭总刚才讲的例子是已经在做了吗?
郭为:对。比如全国有7亿头猪,每头猪值3000元钱,全国差不多有2.1万亿元的生猪资产。这么庞大的生猪资产,可能头部企业能得到贷款,但那些只有几百头猪的中小养殖户企业,他的再生产可能会遇到困难。我们通过对生猪的确权,然后引来银行的贷款,让这些中小型的养猪场能够真正地运转下去。
不仅可以通过数据确权贷款,还可能通过物联网的手段监控整个养殖情况。比如,通过数据了解疫情、气候的变化,通过数据模型分析带来的影响和变化,及时和贷款机构进行沟通合作等。
主持人:最后,请为两位老师,在推进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数字经济和这个现代化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
郭为:我们是一个人口大国,又非常重视教育,我们在面向数字经济的时候,有着最丰富的人力资源。这些资源在数字经济时代,如果能够充分发挥作用,那我们就一定能够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张连起:我们现在比任何时候更接近现代化的目标。我们有政治优势、制度优势、发展优势和机遇优势,完全可以锻长板、补短板,百折不挠推进高质量发展,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