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国际合作>优化配置>

济南:多措并举 持续改善营商环境

发布时间:2021-04-25 14:52:45  |  来源:中国日报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白雨

为全面提升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满意度,持续改善营商环境,济南印发《济南市建设一流营商环境实施方案》。方案要求以数字化转型为抓手,围绕企业、个人、项目和服务“全生命周期”,大力优化市场准入、企业发展、投资建设、法治保障、涉外服务和普惠民生环境,深入实施创新突破行动,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创新服务,提高效率打造“24小时不打烊”在线政务服务


深入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全面清理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之外违规设立的准入许可、隐性门槛;深化企业简易注销改革,进一步扩大简易注销实施范围;推广电子证照、电子印章使用范围;升级打造“极简审批”济南模式,推动更多企业实现“拿证即经营”;全面推广“非接触式”办税,打通个人出租房屋代开发票数据在“泉城链”的应用和供给渠道,实现个人代开出租房屋发票电子化。


实行不动产登记环节的联办机制,实现工业、仓储类项目“验收即发证”,新建商品房项目“交房即发证”。建设一键直达“指尖上的不动产登记中心”,市、区县两级“不见面办理”“零资料申请”不动产登记事项比例力争达到80%以上。

围绕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实施创新突破,持续改善中小微企业融资环境。推动商业银行优化信贷审批流程和模式,推行线上服务、“不见面”审批等便捷信贷服务。


打造“24小时不打烊”在线政务服务,市级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除法律法规有特殊规定的,原则上均要实现“全程网办”,区级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率达到85%,掌上办理政务服务事项达到1600项。


优化法治环境建设


围绕聚焦优化法治环境实施创新突破,我市将制定出台《济南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将我市优化营商环境实践经验上升到立法层面。


减少案件审理各类费用。加大当事人与鉴定机构鉴定费用的协商力度,引导当事人与鉴定机构设定评估费用上限,降低评估费率。出台指导意见,为中小微企业、高新技术产业、软件开发等企业提供知识产权鉴定、会计鉴定、建筑工程质量鉴定费用减免。


加强黄河流域公证和司法鉴定深度合作。成立黄河流域公证、司法鉴定行业发展联盟,开展黄河流域公证和司法鉴定行业管理深度交流与合作。


加大对知识产权等违法犯罪行为的惩处力度。制定知识产权案件类型化裁判赔偿规则;探索组建知识产权专门办案组,实现案件办理专门化、管辖集中化、程序集约化和人员专业化。


多举措优化涉外服务打造便捷交通环境


多措并举压缩通关时间,进口非陆路整体通关时间压缩至30小时以下,出口非陆路整体通关时间压缩至2小时以下;推行“无感通关”新模式;设立防疫物资进出口绿色通道和专用窗口。


提供国际人才工作生活便利。推进外籍人才工作许可、居留许可审批事项“一窗受理、一口通办”;强化市政府英文门户网站信息发布工作,及时发布我市出台的服务外籍人士政策文件、办事指南、便利服务等信息。


编制国际化园区、国际化公寓地方标准,打造更多国际化社区(街区)试点单位和涉外服务港,完善公共领域双语标识体系,拓展多语种标识试点,推动更多国际友城花园落地。


打造综合立体交通网。实施交通枢纽建设行动,加快济郑、济莱、济枣、黄台联络线建设,推进德商高铁前期工作,开工建设济滨高铁。


实施公共交通建设行动,年内优化公交线路40条,增开高品质定制线路公交100条,围绕轨道交通站点开通、优化公交接驳线路10条。


完善营商环境建设领导机制


在组织保障方面,济南参照省模式优化完善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的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加强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协同推进;各部门(单位)、各区县(功能区)主要负责同志为优化营商环境第一责任人,要加强统筹协调,分管负责同志要靠上抓好落实;按照“专班统筹、集中攻坚、制定清单、定期督查”模式推进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创新突破工作;各区县(功能区)要结合实际,制定合法合规、切实可行的涉企政策落实措施,为企业、群众查询和掌握政策创造更多便利。


强化干部作风建设,鼓励干部敢于改革创新、破解体制机制障碍,持续为优化营商环境作出贡献的干部撑腰鼓劲;强化涉企政策落地监督措施,对政策落实不力、推诿敷衍的部门、单位及个人,启动问责机制,加大政策落地督查力度。


此外,以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满意度为导向,对标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要求,科学合理制定考核实施细则,加强营商环境工作日常考核力度。

(中国日报山东记者站)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