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围绕着太阳,在它既定的轨道上旋转前行。这样的天体运动带来了四季轮回,日月更替。古人们感受着自然曼妙的秩序,在诗句里留下他们与自然的对话。可现在,自然的节律似乎变了调:当我们越过了冬日期待着春的繁荣,等来的不是浩荡春风而是漫天黄沙;本该是“好雨知时节”盈润万物,却变成“超级暴力梅(雨)”搅乱江南水乡的安宁;而日趋猛烈的台风,现今的摧枯拉朽之势绝不止于以往“怒号兼昼夜,山海为颠蹶”的威力。
我们不得不正视这样一个事实——地球的气候已经发生变化。近百年来的气候变化主要归因于地球温度的升高。自19世纪末以来,地球的平均地表温度上升了约1.18℃,大多数变暖过程发生在过去40年里,其中2016年和2020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两年。
而人类需要为地球的这场“高烧”担起主要责任。从格陵兰岛、南极洲提取的冰芯数据表明,在上个冰河时代之后,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的增长速度比自然界快了250多倍。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加剧了大气层的温室效应,居住在“高烧不退”的地球上的人类该如何应对严峻的气候变化形势及其造成的无法预知的可怕后果?
既然全球变暖是由于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不断升高造成的,那么当务之急就是限制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然而“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因为减少全球人为二氧化碳的排放,是一个涉及科学、经济、政治等多个领域的重大战略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一个有力的、全球规模的应对制度的支撑。
随着各国共同面对气候变化的政治意愿和全球合作共赢理念的不断增强,2015年在各国的共同努力下,《巴黎协定》首次提出让所有国家共同致力于实现相同的长期目标:加强对气候变化所产生的威胁做出全球性回应,到本世纪末,将全球平均温升保持在相对于工业化前水平2℃以内,并为全球平均温升控制在1.5℃以内付出努力。
然而实现控制1.5℃温升目标面对巨大挑战和不确定性。能否把全球平均温升控制在1.5℃以内取决于人类社会在能源、土地、城市、基础设施和工业等方面能否实现前所未有的快速且深远的转型,这将给社会经济带来的巨大影响。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面临全球气候问题时更是展现出我们的大国担当。我国宣布,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2060年实现碳中和无疑是一个雄心勃勃的目标,因为目前我国仍处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许多行业和地区的发展仍然依赖化石燃料的燃烧,碳排放量仍在上升。中国能作出实现碳中和庄严承诺的背后,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