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焦点关注>高端访谈>

国内商用核能供暖实现“零突破” 专家:不必谈核色变

发布时间:2021-12-10 09:31:59  |  来源:人民网-强国论坛  |  作者:肖聪聪 实习生刘凌羽  |  责任编辑:白雨

近日,国家能源核能供热商用示范工程二期450万平方米项目在山东海阳正式投产,海阳市成为全国首座“零碳”供暖城市,实现了国内商用核能供暖的“零突破”。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付林在接受人民网“强观察”栏目采访时表示,公众不必谈核色变。核能不仅可以供暖,随着热电协同、水热同产同送等技术的成熟,核能将为我国实现“双碳”(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做出突出贡献。


核能供暖安全性如何?


核能用于民生供暖拉近了核能与公众的距离,那这是否意味着核泄漏、核爆炸、核辐射等风险也离公众更近了呢?


“目前核能供暖的主要形式是核电厂供暖与低温核供热。”付林介绍,核电厂供暖即抽取部分发电后的蒸汽作为热源产生高温水,再经过一系列的换热后通过热网将热量送给终端的用户取暖;低温核供热的原理是利用低温的核反应堆产生的热量,直接经过换热去供暖,没有发电的过程。


“通过供暖的原理可以得知,核供热系统与用户之间的几个回路是相互独立的。在换热过程中,只有热量的传递,不存在水的交换,所以不会有任何放射性物质进入用户暖气管道。老百姓所担心的,如核辐射、核爆炸等问题,是不会存在的。”付林解释道。


上世纪60年代,核能供热就在欧洲诞生,瑞典原型核动力反应堆Agesta作为世界上第一个民用核能供热的核电站,实现连续十年供热。截至目前,全球约有近60座反应堆热电联供,占所有运行核电机组的10%左右,主要分布在东欧。


“在各种技术取得突飞猛进的进展后,供热领域使用核能后果可控,这在国内外专业报告中都得到了印证。”付林说。


核能供暖有哪些优势?


据了解,我国有60%以上的地区、50%以上的人口有冬季供暖需求,目前的供热结构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


“中国北方地区冬季供暖以煤为主要燃料,但随着供热技术和设备的发展、供热方式的多样化,供热能源结构也出现了一些变化。与常规的供暖方式相比,核能供暖能够尽快实现供暖的零碳化,这是它先天的优势。”付林表示。


作为城市清洁热源的有力补充,核能供暖的经济性如何?


付林称,如果只考虑热源,核电供热方式与燃煤成本相当,但核电供热的输送成本会随着距离的延长而提高,故核能供暖相对于燃煤锅炉供暖成本要高一些。


付林进一步解释,核能供热成本受燃料成本及市场价格波动影响较小,供热成本比较可控。而且具有输出稳定、可靠、规模化的优势,是集中供热的理想热源。今后,如果核能供热能够参与碳排放交易,也会大大提升核电企业参与核电供暖的积极性。


未来是否会推广?


国家能源局副局长余兵日前表示,要将核能供暖作为构建北方地区清洁高效、多元供暖体系的一种全新选择。核能供暖技术成熟,国内外都有实践,现在国内各核电企业均积极参与,除新投产的海阳项目外,秦山、红沿河核电站也正在改造中。


目前,我国的核电站大多数建在沿海地区,今后能否在内陆大范围推广核能供暖?


付林表示,单从技术角度来看是可以实现的。随着长输送热技术的进步,未来在北方地区大概能有超过50亿平方米的供热面积都可以采用核能供暖;东部地区,沿海核电站辐射的200公里半径范围内的区域和城市也都可以实施这种方式进行供暖。


谈及未来核能供热的技术创新方向,付林表示,水热同产同送的技术创新可能会在核能供热里得到应用,在供暖的同时解决海水淡化的能源问题、北方地区水资源的短缺问题。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