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焦点关注>高端访谈>

如何尽快补齐农村千万留守老人的养老短板

发布时间:2022-03-17 09:05:32  |  来源:人民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白雨


人民网北京3月6日电 (记者张桂贵)“中国现在有5亿农村常住人口。如何使农村的‘空巢老人’,尤其是失去劳动能力,又缺乏子女赡养的老人老有所养,如何让他们能随着我们经济和社会发展,更多地享受到美好生活,我认为这个是乡村振兴工作中需要迫切破解的难题。”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国家统计局原总经济师姚景源通过人民网《强国答问》栏目向代表委员问计。


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生活在农村的60岁及以上人口有1.2亿人,其中留守的“空巢老人”占了很大的比重。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差距的原因,农村相较城市的养老服务基础条件落后,且农村老年人收入和支出能力较弱,加上家庭结构小型化、青壮年人口大量流出、部分农村地处偏远、人口居住分散等现实,导致农村专业化、市场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难度大。


“解决好姚景源老师提出来的‘空巢老人’养老问题,实质上是补齐农村困难老人的养老‘短板’问题。”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赵皖平表示,近年来,我国在解决农村困难老人的养老问题上已进行了一系列制度改革,统筹城乡发展,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兴建养老院,建立健全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等。


在国务院去年和今年印发的有关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文件中明确提出:各地要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支持具备条件的乡镇级因地制宜实现农村有意愿的特困老年人集中供养;支持乡镇级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增加养老服务指导功能,将专业养老服务延伸至村级邻里互助点、农村幸福院和居家老年人;支持加强农村养老服务和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提高职业化、专业化水平;支持建立特殊困难老年人定期巡访制度,督促家庭成员履行赡养扶养义务,提供必要的援助服务,帮助解决基本生活安全问题。


“实现农村老人老有所养,各地应分类解决。”赵皖平认为,乡村振兴是破解“三农”发展问题的契机,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养老困境的前提,同时解决农村养老应还是一个渐进式的过程,在农村老人养老顶层设计时不能用一把尺子量到底。


赵皖平建议,在东部农村集体经济都比较强的地区,更多地可以依靠集体经济,在子女赡养的同时,集体经济将补助老人一大笔资金;中部地区农村可以几条腿走路,除家庭子女赡养、集体经济外,政府在农村养老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一些社会资金都可以进入;对于刚刚解决温饱的深度贫困地区农村老人可由国家实行统一兜底养老,制定出一个比较适合的标准来保证这个群体的基本生活。


“在解决好农村困难老人的衣食住行基本保障外,还应考虑到其文化娱乐、情感等需求,以消除这个特殊群体的孤独感问题。在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道路上,我们一个都不能少。”赵皖平说。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