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焦点关注>访谈>

作品赏析 | 文心雕龙 田野自甘

发布时间:2022-05-31 12:46:58  |  来源: 福建省东南文化促进会  |  作者:张照兵  |  责任编辑:徐丽丽


曾文田 笔名:曾经,职业画家,出生福建,现居北京宋庄。国家一级美术师,人民画院专职画师,福建闽北华阳画院院长,福建合掌岩石窟总设计师,福州大学人文社科学院客座教授。师从著名画家石齐。作品被福建省档案馆、多地博物馆及藏家收藏。


作 品 赏 析


仓央嘉措诗意


初日


犍陀罗时期的佛像


南岳磨镜台


山水清音


武夷山组画之一隐屏春晓 


武夷山组画之二天游消夏


武夷山组画之三桃源秋色


武夷山组画之四鹰岩飞雪 


雪域净土


云起时


文心雕龙 田野自甘

——兼谈曾文田教授的金碧写意山水画


  文 / 张照兵


几年前一次偶然的邂逅,便与曾文田老师相识、相知,终成忘年之交。曾老师可以说是很书生的,爱读书,知识结构链很长很杂,文学、美学、美术学、佛学、旅游学、建筑学、文化学、影视、设计、文史哲以及工程类都广有涉猎, 尤其多年来对石窟学的研究和实践(担任福建合掌岩石窟工程总设计师),更是让人起敬。在山水画创作方面,他有着丰富的游历、 写生、创作经验,早年从《芥子园画谱》入手,经恩师余纲、朱镇生启蒙,广泛临习传统名作,初学花鸟,研习文人画,后来被山水画工意兼具的表现手法吸引,加上长期游历写生而钟情山川秀水之故,改画山水,进入北京石齐画院学习新中国画。他具有很强的造型能力、文化积淀和生活观察的积累,又从其他艺术门类吸取表现手法,常常沉迷于泼墨泼彩和焦墨勾勒的实验,画面气势磅礴、落笔大胆、气象万千,极具诗情画意和审美趣味。 


曾文田老师是我认识画家里面为数不多的不以画画为职业的一 个画家,但是又是一生也没有离开过画的人。人可能⻣子里总有一些 梦,希望在文化事业上做出一点贡献。有了这个梦所以不管再忙都会抽出时间来画画,画画可能是副业,其实在内心当中已经分不清出正副业了。这几年的相处的时间里我很强烈的感觉到曾老师要把副业翻盘一下了,曾老师近年来把手头上的一些活都推掉了,经常呆在自己的工作室埋头画画,乐此不疲,积累出了不少好作品。我常常觉得一个好的艺术家一定要有生活的体验和感悟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不然可能只能流于匠人。曾老师在这方面恰巧有别于其他画家的优势,早年旅游规划的工作让他走遍大江南北,他能写诗,懂文史,可以笑谈古今,而这些都不是重要的,近年追随本圆法师建设合掌岩石窟,对石窟的建造实践和石窟史学的研究让人敬佩不已,然而这些最后恰巧变成他创作的源泉。因为他研究石窟的壁画、彩塑的色彩,对矿物质颜料和描金在石窟的应用,机缘所致恰好产生金碧写意山水的导火线,一发不可收拾,灵感的喷涌使得他很快就创作出了这一系列金碧山水作品。就有了这次的个展。


纵观美术史其实颜色在我们中国画里面占有很重要的一部份,北魏时期李思训,北宋晚期王希孟和大量的壁画中可以窥见,甚至可能中国画有一段时期是非常注重色彩的,也许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渐渐变成了以水墨为上。我觉得墨和色并没有很大的高低之分,只要能表达画家真情实感的才是最好的,墨和色只是做为画画表达情感的一个媒介,只要是能把我们思想情感利用墨和色充分的表达于纸面山的作品都是好作品。


曾文田老师近期的作品大多以青绿金碧山水,浓墨重彩,以无限的激情在抒发自己的情感。分析曾老师金碧山水色彩是来自对石窟壁画的研究,那种高古而绚丽的颜色,那种雄强而流畅的线条,那种气势宏伟的画面,无不深深的影响着他的创作。曾老师作品和其他我们常常能见到的青绿金碧山水有所不同的是他很多时候不假思索,以大青绿色彩 直接泼破于纸面,让色彩自然的流淌,加上他那游遍祖国三山五岳,将见识于心中的丘壑勾勒出型,一幅青绿山水的雏形基本就出来了,但是这还没完,他常常说很多画面的颜色都不是一遍上完的,再经过数遍染点后才能完成这么一幅作品。当我们在看的时候有一种说不出来的美感,似乎回到了盛唐时候的气象,也好像停在了宽松的宋代,但是又是显得那么的当代。我相信这是曾老师的一个开始,再接下来的创作过程中会出现更多不一样的作品,我们拭目以待,和广大读者一样,我也在等待曾文田教授更多更好的作品问世。


虎年春暖,花开两岸,曾文田教授的山水画展现之际,写了这些,以飨读者。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