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焦点关注>创新资讯>

宜宾市翠屏区:厚植民生福祉 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

发布时间:2022-10-13 19:49:47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杨晓川  |  责任编辑:唐浩哲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翠屏的新征程中,宜宾市翠屏区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奋斗目标,在过去十年的奋力书写中,交出了一份圆满的答卷,让更多民生红利惠及广大人民群众,老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


农贸市场守住城市的“烟火气”

“菜篮子”工程,是一项稳民心、保民生的重大工程。


位于老城区小北街的酒都集市(原酒都农贸市场),其前身是已搬迁到叙州区南岸的酒都剧场,通过升级改造,这里既保留了传统市场的“烟火气”,又通过引入数字化系统、智慧系统赋能,打造综合体集市和创意生活空间。


对家住老城区的居民龙先生来说,早起到酒都集市逛逛,不紧不慢地挑选新鲜的肉和菜,才是当下幸福生活的真实写照。


“一出门就能买到想吃的东西,对我们这种‘好吃嘴’来说太巴适了!”龙先生说。


对于以前的农贸市场,龙先生记忆犹新,“十年前这里还是酒都剧场,我们买菜只有到匡时街等街道,非常不方便。”


上世纪80年代,宜宾城区匡时街、衣服街、鼓楼街、柳家巷、粮房街形成了一个个以街为市的农贸市场。由于交通便利,人口密度大,农贸市场人气十足。但摊位不规范,环境脏乱也为人们所诟病。


随着酒都剧场搬迁到叙州区南岸,在原址修建规范化农贸市场的计划被提上日程。2014年9月,酒都农贸市场正式投入使用,将商家和商品集中,一改过去以街为市的现象,彻底解决了周边4万多居民买菜难的问题。2021年,酒都农贸市场再次升级改造并改名“酒都集市”,成为宜宾数字化农贸市场的代表。


如今,酒都集市承担了老城区部分居民的日常生活所需,牢牢守住了城市的“烟火气”。


厕所革命展示“方寸”间的民生情怀

小厕所,大民生。公共厕所不仅是城市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也是展示城市文明形象的窗口,更是“方寸”之间的民生情怀。近年来,一座座干净整洁、设计新颖、功能齐全的公厕亮相翠屏的大街小巷、公园绿道、桥头路边,成为一道道亮丽的城市风景线。


在建设“幸福宜宾”十大工程中,翠屏区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出发,新(改)建20座颜值高、功能全的城区公厕。经过一段时间紧张的施工,一座座“高配版”公厕陆续投入使用。


岷江西路金州小区附近的一处公厕,设施完善,功能齐全。市民梁女士表示,公厕既干净又漂亮,为周边百姓带来很大方便。


“以前公厕少,干净程度也不够,可现在不一样了,公厕数量多,还有专人打扫,干净又卫生。”梁女士说。


同样经过升级改建的,还有位于岷江桥头北段的一号公厕。宽敞明亮的空间,没有丝毫异味,各种功能一应俱全。


据翠屏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展策划股股长郭宏沁介绍,翠屏区不仅新建了一批公厕,对老旧公厕也参照新公厕标准实施改造,全面提升公厕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


小厕所连着大民生,彰显了城市形象。据悉,翠屏区自启动建设“幸福宜宾”十大工程以来,新建公厕14座,改建6座,现已全部投用。


稳岗就业夯实最大的民生基础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近日,首期“全媒体运营人才孵化项目”培训在翠屏区顺利结束。培训采取理论授课与实践学习结合的形式,学习内容包含摄影摄像、后期剪辑、新媒体运营等技能,来自全市各区县的22名应届大学毕业生参加培训。


为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翠屏区在全市率先试点开展“全媒体运营人才孵化项目”,通过实用技能培训,实现技能人才与就业岗位无缝衔接,以项目制培训助推大学生就业。


2022年,翠屏区多渠道保障企业用工需求,全年重点开展“直播带岗”等各类“线上+线下”招聘会461场,参与企业共计2683个次,全区重点民营企业提供就业岗位28.91万个次,求职登记总计5.7万人次,达成就业意向2.8万人次,促进就近就业2.3万余人,其中实现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8546人,往届高校毕业生就业2330人。


翠屏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委书记、局长徐强表示,翠屏区将就业优先战略贯彻在日常工作中,积极应对新冠疫情,狠抓企业稳岗扩岗、重点群体就业创业、推行公益性岗位兜底等重点工作,出实招、见实效,全区就业规模不断扩大,企业用工基本得到满足,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为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发挥了积极作用。


越是关键节点,越要注重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翠屏区将以建设共建共享的幸福新翠屏为目标,着力大力提升民生福祉,加快构建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更高水平推进幼有善育、学有优教、住有宜居、病有良医、老有颐养、弱有众扶,全力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文/图 杨晓川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