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分析“中国天眼”(FAST)的观测数据,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等单位的科研人员发现,重复快速射电暴的少量爆发存在圆偏振辐射特征,且圆偏振度最高可达64%。如此高的圆偏振度说明,圆偏振可能产生于极端磁场环境中的法拉第转换,或是快速射电暴源的本身特征。相关研究成果12月26日发表于《科学通报》。
快速射电暴(FRB)是宇宙中射电波段最强烈的爆发现象,其辐射机制与起源则尚未可知。自2007年人类发现第一例快速射电暴,到目前为止,已有超过600例快速射电暴被探测到。
作为电磁波的基本属性之一,偏振携带着光源本身的辐射特征以及光线传播环境的关键信息。“一般的光源,包括白炽灯和大多数恒星例如太阳,属于非偏振光源,而几乎所有重复爆发的快速射电暴都曾被探测到线偏振,但圆偏振较为罕见,此前只报道过一例重复暴FRB20201124A中有圆偏振。”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李菂说。
FRB20121102A是第一例被发现的重复暴。而FRB20190520B是“中国天眼”多科学目标同时巡天发现的首例持续活跃重复暴。李菂说:“作为数百例快速射电暴中为数不多的两例拥有射电持续源(PRS)的快速射电暴,它们可能代表了特殊的起源或者特殊的演化阶段。”
通过深度观测,“中国天眼”捕获到这两例快速射电暴的极端活跃期,从而积累了大量宝贵观测数据,使得研究人员可以精细刻画动态宇宙中这一神秘现象的偏振特征。
分析FRB20121102A和FRB20190520B的观测数据后,研究人员发现这两个重复暴均有不到5%的少量爆发存在圆偏振辐射特征。这一发现,将有圆偏振重复暴的样本数量从1例增加到3例。
李菂表示,作为为数不多的活跃重复快速射电暴,FRB20121102A、FRB20190520B和FRB20201124A圆偏振的探测暗示,圆偏振可能是重复快速射电暴的共有特征。“中国天眼”精细刻画动态宇宙的射频偏振特征,将加深对于快速射电暴辐射机制的了解,有望最终揭示这一神秘天体物理现象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