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创新驱动>领域研究>

南京溧水:打造“1+8”实境课堂 让党员冬训入脑入心

发布时间:2023-02-15 16:00:43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徐丽丽

依托一处红色主题场所、开辟一条参观讲解线路、开设一堂示范理论宣讲、开展一场交互实践活动、选树一位理论学习带头人、培养一支理论宣传队伍、打造一个理论宣传品牌……南京市溧水区依托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李巷,着力打造“红色李巷冬训实境课堂”品牌,根据冬训实境课堂“七个一”标准,培育建设以红色李巷为核心的“1+8”冬训实境课堂集群,充分发挥实境课堂感染人、教育人、鼓舞人的作用,不断推动党员冬训提质增效。


深挖优质红色资源,打造特色冬训品牌


在溧水区白马镇东南,有一片景色清幽的红色沃土。这里曾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苏南人民抗战指挥中心,被称为“苏南小延安”。陈毅旧居、李坚真旧居、中国新四军历史研究馆……经过三年多时间的修复重建,红色李巷曾经承载的多处红色文化场所得以重现往日的生机与活力,并迅速走红成为远近闻名的党性教育培训基地。


党员冬训如何入脑入心?身临其境无疑是最佳的学习方法。溧水区依托红色李巷优质资源,探索总结出“红色李巷冬训实境课堂”模式,让广大党员干部在修复重建的真实历史场景中感悟革命先辈的创业激情,赓续起共产党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提升党员冬训工作实效。今年党员冬训工作开展以来,溧水区累计动员全区基层党员干部赴红色李巷冬训实境课堂开展现场学习3000余人次,组织微党课活动20余场次,实境课堂让红色文化在这片红色热土上焕发出蓬勃向上的时代朝气。


根植“红色李巷”模式,实境课堂遍地开花


溧水“红”,红的不仅仅是李巷。溧水开发区、各镇(街)以“七个一”为标准,结合自身文化资源,打造出各具特色的实境课堂,为党员冬训提供更好平台。


抗大九分校历史陈列馆位于晶桥镇芝山村,不久前正式落成。陈列馆展厅面积300多平方米,馆内展陈全景再现了抗大九分校在溧水的生活和战斗历程。自2022-2023年基层党员冬训工作开展以来,晶桥镇持续深化“实境课堂”建设,把“家门口”的红色教育基地变成党员冬训的热门“打卡地”,陈列馆累计接待各级党组织开展党性教育活动达1500余人次。


今年春节假期,和凤镇骆山村的传统民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骆山大龙在石臼湖畔的舞龙广场连演三天,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前来参观。和凤镇深挖非遗文化、稻米文化等特色“地标”,因地制宜擦亮“凤鸣朝阳冬训实境课堂”品牌,通过不同主题的“实境课堂”,生动展示和凤镇在新时期的精彩蝶变,让党员冬训更有新意、更接地气、更合口味。


东屏街道持续挖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服务内涵,创新打造冬训小课堂、红色影厅、青年读书角、“学习强国”打卡地等众多鲜活课堂,为村(社区)党员提供家门口的红色服务阵地,将理论学习、服务实践送到党员群众家门口。


……


一场场精彩纷呈的冬训活动,一张张特色鲜明的冬训名片,如点缀在溧水青山绿水间的涓涓细流,不断内化为广大党员干部的精神之钙、思想之电,激励他们赓续使命、砥砺前行。


红色文化焕发新生,党员冬训硕果累累


实境课堂不仅是党员冬训的“练兵场”,而且是锤炼党员干部使命感、责任感的“演武场”。溧水区把党员冬训作为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提升党员能力素质的重要途径,不断拓宽冬训载体,创新培训内容,丰富活动形式,推动党员冬训走深走实,让“冬令进补”焕发新活力。溧水区党员冬训工作连续五年获评“全省基层党员冬训工作示范区”,红色李巷基层党员冬训实境课堂项目获得江苏省宣传文化专项资金资助。


红色文化催生绿色经济。曾经的李巷,是一个位置偏僻、交通不便的偏远山村。但随着红色旅游的兴起,李巷因时而动、因势而动,蝶变成为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试点村,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如今每到周末或节假日,靠近游客中心的市集上,村民都会把自家种的蔬菜瓜果、手工做的小菜拿出来销售。人气更足的同时,经济的马车也跑得越来越快。


将冬训成果转化为前进动能。晶桥镇把红色历史与党性教育结合起来,切实把这些革命历史资源有效转化为生动的理想信念教育资源,为党员冬训提供生动教材。晶桥镇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用活用好晶桥党史资源,使红色文化成为党员冬训的重要教育资源,在传承红色基因中汲取前进力量,让红色基因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精神氧吧’。”


将党员冬训与服务群众紧密结合。春节期间,东屏街道结合党员冬训契机,开展“宁安康”关爱行动,为辖区低保、五保、空巢老人、困境儿童等困难群体送去温暖与关爱;在元宵佳节期间,各村(社区)党支部开展“爱心送汤圆情暖老人心”关爱行动,与困境儿童一起做兔灯、猜灯谜,体验传统文化节日的魅力。


早春二月,乍暖还寒,溧水党员干部们的冬训热情却没有丝毫减退,经过冬训锤炼的他们,将迈着愈加豪迈的步伐,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溧水新实践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张明亮)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