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焦点关注>视频联播>

【对话·思想+】百名校长(书记)访谈系列报道——重庆轻工职业学院校长兰刚

发布时间:2023-04-18 19:30:05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杜兴伟 郑小庆 郭懿  |  责任编辑:唐浩哲

编者按:教者,上所施,下所效也。育者,教子使作善也。陶行知先生说:“校长(书记)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价一个学校,先要评论他的校长。”在教育领域,为人民教育事业倾洒着青春和汗水的优秀校长(书记),他们正以品牌化、特色化的教学管理实践,生动阐释着重庆教育的时代风采和品质内涵,他们秉持特色办学的理念,启迪生命智慧,陪伴生命成长。


教育是根,文化是魂。中国网联播频道推出“对话·思想+”百名校长(书记)访谈系列报道,特邀重庆市创新教育学会副秘书长弋沛鑫与校长们面对面,听他们讲述最生动的师生故事,传播最前沿的教育理念。

访谈嘉宾:重庆轻工职业学院校长 兰刚


兰刚,男,畲族,研究生,博士生导师,二级教授,曾任学术期刊《重庆高教研究》主编(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期刊),分别任重庆素质教育本科教指委和高职高专教指委副主任。历任重庆市教委高教处副处长,重庆文理学院教学副校长、科研副校长、党委副书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重庆市重大社科项目等近20项。主持市级重大、重点教改项目5项,获得市级教学成果奖1、2、3等奖6项。以第一作者在《理论前沿》《中国高教研究》《人民日报(理论版)》《江苏高教》《探索》《领导科学》《青年研究》《毛泽东思想研究》等刊物公开发表论文80多篇,其中人大复印资料全文复印5篇,著述8部。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评估专家。


以下为文字实录:

重庆市创新教育学会副秘书长弋沛鑫:学校位于西部(重庆)科学城核心区域,着眼时代发展需求,根据区域产业布局,请问贵校在深化产教融合,推动现代教育创新发展有哪些独到之处?


重庆轻工职业学院校长兰刚:按照国家的有关政策来讲,应该说有“五个转变”。比如说,从谋业转向人本,从区域转向全域,从教育转向产教,然后是从单一走向多元,这是国家的一个大的职业教育转向。特别是在“三个融合”,比如说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这“三融”当中形成产教融合,实际讲的是产教合作和产学合作的问题,以后高等职业教育来讲的话,这个改革的重点和方向,就是教育向产教科融合的深刻的转变。


学校是轻工职业学院,全国有12所。我们在专业群和专业打造当中围绕轻工、定位轻工,美誉轻工、服务轻工。所以说,打造学院特色,不能够走跟随型的道路,要剑走偏锋、走少人区、走无人区、走特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现在我们的专业,主要是面向轻工业。轻工业都是相对于重工业的专业群的建设和发展,学院最近把专业规划、师资发展规划出来了,把我们老师带到企业去,并保证每年有一个月的时间(去学习)。当前,政策陆续出来了,包括相关的保障措施,全部的激励措施正在探索过程中。


重庆市创新教育学会副秘书长弋沛鑫:高校工作中思想政治工作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许多高校中,尤其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有着新的发展形式、问题和挑战。在“大思政”格局下,学校对学生管理工作有哪些的探索与创新?


重庆轻工职业学院校长兰刚:学校,不管是什么类型的学校,不管公立、私立、本科、专科,他们一个共同的一个特点,那就是社会主义的大学。社会主义大学,必须有“三个坚持”,第一是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了这一点,在这个视野下,再来谈思想政治工作。习总书记在反复强调,高校要为国育才,为党育人。通过“大思政、大政工、大系统”课程思政,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员育人“三全育人”,从这方面来讲,学校做了很多新的一些探索。


首先,学校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首要位置。最近,职教改革的方案出来了,也是二十大以后,在方案“五个转变”中,其中一个转变就是人本,对人的终极关怀,而对人的终极关怀当中,核心就是成才和思想政治教育。学校来讲,有个切入点,那就是感恩教育、礼仪教育和劳动教育。这三个教育相辅相成,虽然这个有点传统,但是这个来讲很管用,抓好底层与顶层。其实是一个辩证法,是一个哲学思维。感恩教育这块,在我的知识词典当中,有忠恕之道、大学之道、中庸之道、孝悌之道、内省圣德之道。这几个道当中来讲,我最喜欢的就是孝悌之道,入则孝,出则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要走出家庭与所有的人相处,都应该像亲兄弟一样,看见任何的老人都像自己的老人一样,推己及人,以点带面,这样来讲人就会形成一种好的一种状态,也就是人人和谐、人诸和谐、人和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我也很喜欢孟子有一句话叫“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还有宋朝的当时张载有句话叫“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实际上就是要讲最终结的概念,就是人和自然和谐相处,人和人和谐相处,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


学校来讲,我们坚持有几个观点:第一观点,传播正能量,践行新思想,发出好声音,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正确的理论去引导人,高尚的精神去塑造人,优秀的作品去鼓舞人。现在我们开辟了一个“大师工作室”就叫“轻工讲堂”,已经请了很多位专家、大牌专家来讲课。最近我们还要请,像杨清明这样的大专家到学校,给全校师生做大讲堂,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很重要的通道和渠道。再就是,我们“马院”有一个创新之举,专门设立了马克思主义青年讲坛和大学生弘扬思想政治教育主旋律的助教团,让老师和学生共同来实践,共同来探索。


重庆市创新教育学会副秘书长弋沛鑫:学校坚持人才兴校战略,大力引进优秀教师。您是博士生导师,二级教授,既是榜样也是学校的核心管理者,在大力实施“人才兴校”战略,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中,学校是如何拓展教师人才成长通道,推进贯通培养的呢?


重庆轻工职业学院校长兰刚:教师是高校的第一资源,人才强校、人才兴校,在学校发展当中处于核心,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次全国职教,几个文件出来,都强调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而且人才处于核心的地位。不管在教育当中,还是在科技中,这是最重要的第一资源,特别珍重。


学校出台了师资发展规划,这是个顶层设计,要建立什么样的师资队伍。举个例子,我们首先(要求)老师是一名合格的老师,第二成为骨干老师,第三成为专业带头人这样的老师,第四要成为名师名家,要朝这条路上走,这是宏观的一个定位。


第二来讲,现在我们经过这两年的大发展,比如,我们校领导班子,5个校领导,两个副厅两个二级教授,全部是教授级的,硕士生导师四个,博士生导师两个,这个队伍多强大,在民办高校当中,这个班子是最强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以及学缘结构都是很好的。今年我们招了70多个老师,报名的研究生有3600多人。在民办高校当中,有这么好的资源和这么好的社会美誉度、这样强的吸引力在民办高校是不多的。


学校现在通过几个版块,第一是人才引进,第二是人才培养,然后建立人才培养机制。一个是现代学徒的“学徒制”。现代学徒制是,我们的专任老师跟企业老师、技术老师,相互结对,建立稳定的关系互帮互助。第二,就是互助制。互助制就是老师们经常如切如磋,如磋如切。切切磋磋,磋磋切切,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高大家的水平。第三来讲,助教制。“助教制”是我们新老师进来以后,向老教师、有经验的教师,要求他必须要听多少课时。老教师必须要带新教师,否则评职称这块就要受限,从体制机制来保障我们“老带新”,这个助教制是很好的。第四,我们采用了科教研互动提升机制。最近我们出台了这个科研和教学重要成果的奖励办法,最高可以达到100万元,重庆市的教学成果特等奖可以得到30万,二等奖可以到20万,三等奖可以得到10万。教管项目是一样,教学成果是一样,科研项目是也是这样。在民办高校,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高老师的水平,从体制机制上、从系统性上来分析,通过这种激励方式来打造我们老师,可能算是第一。


我经常说深入浅出,研究得深,就会言简意赅,直奔主题,给学生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就像毛泽东讲课一样,跟农民讲课,他也是因为研究得深,他能用浅显的语言都表达出来。比如说,他跟这些学员讲什么叫“政治”,“政治”就是把对方搞的少少的,把自己搞的多多的。什么叫“军事”,“军事”就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都听得懂。什么叫“宣传”,你讲的是错的,我讲的是对的,毛主席是这样讲。他研究哲学很深,他说实际上精髓就是“实事求是”这四个字。所以说,我们现在就让老师研究得深,能用浅显的语言把事情的本质抓得住,抓到核心,就能给学生讲得清清楚楚。我们已经在做这些事,现在听到很多老师在讲课,我觉得还可以。由于我们处于起步,正在打造,我相信通过两年、三年的发展,会有很好的收获。特别是我们对老师在思政和专业上的要求,那就是“严谨自学,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身教育人,关爱学生,以情育人,团结协作,共同育人”。学生这块我们说“知识要够用,能力要够强,素质要够好,把学生培养成为大国工匠、能工巧匠,适应应用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的根本的要求。所以学校提出来,争取一年起好步,三年打基础,五年大发展,经过持续奋斗,把学校建设成为全国富有特色的、知名的高等职业院校。(杜兴伟 郑小庆 郭懿)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