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海淀区“两区”建设三周年新闻发布会在中关村壹号召开。记者获悉,三年来,中关村科学城聚焦大信息、大健康、科技服务、先进制造等高精尖领域,签约重大项目超过200个。以人工智能领域为例,目前海淀区集聚了人工智能重点企业超过1000家,占全国的1/6。海淀区还将全力打造中关村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集聚区,在9.5平方公里的区域率先建设集聚区核心区。
人工智能浪潮已至,海淀区抢抓发展机遇,重塑竞争格局。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海淀将打造以四大特色产业园区为核心的中关村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集聚区,积极推进多领域大模型场景应用落地。
在发布会上,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规划发展处处长王春生表示,海淀将加快出台《关于加快中关村科学城人工智能大模型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通过夯实算力基础支撑、推进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加强数据开放共享,支持应用场景建设、强化资本支撑等多措并举,强力支持大模型创新发展。他介绍:“加快出台大模型创新发展若干措施,对技术创新性强、应用生态丰富的大模型,给予相关创新主体最高1000万元算力补贴。对于重大项目,原则上可根据研发迭代情况,连续支持两年。”同时,市区协同支持人工智能芯片、高效数据处理、模型构建、训练、调优对齐、推理部署、应用等核心技术攻关,同心协力支持大模型产业更快更好发展。
海淀区还将全力打造中关村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集聚区,以东至学院路、南至知春路、西至万泉河路、北至清华西路-清华东路,约9.5平方公里的区域率先建设集聚区核心区。在核心区内,首批重点建设五道口人工智能产业园、北大西门人工智能产业园、中关村西区人工智能产业园、清华科技园4个人工智能特色产业园,总建筑面积约67万平方米。“海淀未来将继续拓展引领区和发展区。同步在全区范围内积极推进大模型场景应用落地,聚焦城市治理、政务服务、智慧医疗、智慧教育等领域,发布多个标杆场景。”王春生介绍。
海淀区的“两区”建设具有开源开放的显著特征,为大模型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土壤和契机。目前,人工智能在海淀已经形成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全产业链布局,作为全国人工智能发展高地,海淀将充分发挥优势,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引领区、产业集聚区,释放创新发展源动力。(记者张靖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