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社会经济>媒体聚焦>

铜梁:“产业+科创”双轮驱动书写高质量发展答卷

发布时间:2023-11-06 17:50:17  |  来源:重庆日报  |  作者:刘玉珮 孔德虎 马菱涔  |  责任编辑:唐浩哲

重庆铜梁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轴线上的关键节点。如何以高质量发展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部崛起”增长极,对铜梁来说既是重任在肩也是发展需要。


近年来,铜梁从渝西制造业大区的定位和优势出发,加快构建以新型储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和摩托车产业为主的“2+4”产业集群,同步围绕产业链配置创新链,强化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动力源泉,形成“产业+科创”双轮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布局。

铜梁摩托车产业


截至目前,全区科技型企业数量达到1163家。从双链融合发展到创新平台建设再到创新生态提升,一批具有铜梁辨识度的新举措新项目不断涌现,为助力重庆建设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创中心贡献了铜梁力量。


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

去年5月,海辰储能西南智能制造中心及研发中心项目落户铜梁。该项目总投资130亿元,拟建设56GWh新一代储能锂电池和22GWh储能模组的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是落户重庆的首个锂电化学储能整装项目。

海辰储能“新制造”发布会暨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该项目将成为铜梁整合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实现产业链条的就地配套和集群发展,最终带来产业生态圈的构建和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的‘换道超车’。”铜梁区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说。


为了抢抓新型储能产业这一新的产业“黄金赛道”,铜梁围绕新型储能产业加快部署创新链,采取“龙头企业+产业技术研究院”的方式建立技术创新体系,由铜梁区人民政府、重庆大学、海辰储能公司三方共建铜梁新型储能产业技术研究院,加速新型储能产业创新资源聚集。


据介绍,研究院依托重庆大学储能产业教育部产教融合国家级平台,现已组建5个专项科研团队,逐步搭建新型储能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体系,加快建设“百G储能、千亿产值、千人研发”的新型储能产业发展示范区(即到2025年,储能电池年产能达到100GWh,新型储能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引领带动全市形成2000亿级新能源及新型储能特色产业集群,产业研发人员达到1000人)。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类似海辰储能的案例在铜梁越来越多,这背后离不开铜梁对创新主体的培育、对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的坚持。


近年来,铜梁以国家高新区创建为引领,持续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双倍增”行动计划,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形成梯次培育链条。同时,引导创新型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全面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今年1-10月,全区新增科技型企业202家,科技型企业数量达到1163家;新增“专精特新”企业40家,累计达到136家。1-9月规上工业企业实现研发投入11.31亿元,同比增长12.5%。为全区制造业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搭建平台加快促进成果转化

科技成果如何从实验室转化到生产线上,成功落地为现实生产力,一直是区域产业能级提升的难点。


一组来自铜梁技术合同交易登记站点的数据显示,今年1-9月,铜梁实现技术合同交易额3.2亿元,预计全年技术成果交易额超过3.5亿元,是去年交易额的3倍多。


“科技成果转化效应在铜梁实现了落地开花,说明全区的产学研合作找准了方向,走对了路。”铜梁区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说。


为了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铜梁通过建立“智汇龙乡·铜创未来”创新资源导入平台,围绕全区“2+4”产业集群创新提升,采取“专场对接+日常对接”的方式,常态化开展“人才进铜梁、平台进企业、成果进产线”创新资源对接活动,促成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达成产学研合作。


近3年,在铜梁的企业与中国科学院、哈工大、浙江大学、重庆大学等高校开展“点对点”技术咨询和合作150余项,实现成果转化和新技术应用推广120余项,帮助企业成功开发了高锰奥氏体船用低温罐、新能源汽车电机定转子新轴等新产品20余个。


针对自身资源禀赋的特点,铜梁还因地制宜推动多种方式提升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比如,制定《铜梁区“揭榜挂帅”科研项目组织实施试点工作方案》,采取“揭榜挂帅”方式,吸引各类创新力量对重点产业的“卡脖子”技术开展联合攻关;支持领军企业整合高校、科研院所等建立创新联合体,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融通创新。目前,全区已建成各类创新平台182个。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西南研发中心、渝西智能制造工业设计平台、气凝胶全国重点实验室等一批具有铜梁辨识度的高端研发平台正在加紧建设。


今年4月,重庆市科技成果进区县专项行动铜梁专场暨成渝“双城协同·融合创新”科技成果对接会在铜梁区举行。气体压缩技术产学研合作、静脉识别技术在智能安防领域的应用合作等6个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实现了签约。


其中,静脉识别技术正是铜梁提出打造重庆市生物智能安防技术创新中心的核心技术需求之一,将助力全区乃至全市智能安防产业链发展壮大。


一边是企业发展对创新技术的渴求;一边是研发机构对科技赋能创新的追求,铜梁搭建的沟通“桥梁”正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多措并举持续优化科创生态

今年4月,易智网铜梁科技创新服务中心正式揭牌成立。据了解,服务中心将构建集科技政策宣传、人才引育、科企(高企)培育、成果转化、创业孵化、科技金融等于一体的区域特色创新综合服务平台。

铜梁科创中心


这是铜梁优化科创生态的又一次探索。去年4月,《铜梁区促进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十二条措施》开始实施,从创新平台建设、创新主体建设、创新人才引育、创新环境提升方面给予真金白银支持,并在全市区县中率先出台对制造业企业科研设备购置专项补贴。“十二条措施”出台后,共有734家次企业申报享受研发投入补助、科研项目补助、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补助等措施,已完成资金兑付3021.68万元。


为了缓解科技型企业融资难问题,铜梁深化知识价值信用贷款改革,给予贷款企业服务费补助,2018年以来累计支持全区442家次企业直接获得知识价值信用贷款8.17亿元,同步撬动支持科技型企业的商业贷款10.3亿元。


此外,铜梁借力数字化智能化,在今年上线了铜梁区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及“科技地图”,实现全区175家高新技术企业以及重点科技型企业24项创新指标的动态掌握和成果转化的线上对接。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一个个项目,一组组数字,正是铜梁以“产业+科创”双轮驱动书写高质量发展的精彩答卷,也为新时代新征程铜梁谱写新篇章刻画出崭新的起点。(文/刘玉珮 孔德虎 马菱涔 图/铜梁区科技局)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