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社会经济>乡村振兴>

南京溧水:盘活闲置资源 助推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3-12-05 16:13:12  |  来源:人民日报  |  作者:  |  责任编辑:

近年来,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紧抓建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契机,将推进盘活农村闲置资源作为“一区一特色”改革项目,梳理形成文旅产业、高效农业、文化教育、公共服务等多种功能类型,以点带面推动全域盘活,促进共同富裕。


因地制宜分类施策


溧水依托自然资源禀赋,因地制宜,最大限度提升盘活质效,取得了一系列实践成果。距离溧水城区20多公里的白马镇李巷村,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当地通过挖掘红色资源、全面升级打造,现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红色教育基地;晶桥镇石山下村盘活闲置土地28亩、农房21栋,实现餐饮、露营、乡村文化展示等多业态融合,成为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2022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较2013年翻两番,村民人均年收入超3.6万元;洪蓝街道陈卞村利用供销社闲置场地,打造了老年活动中心、阅览室、卫生室、超市、饭店等公益性、经营性融合的为民服务中心……


近年来,溧水全面排摸农村闲置资源,坚持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游则游,根据产权、区位、连片程度、市场价值开发难易程度等不同情况,确定梯度盘活思路,制订具体盘活计划。目前,溧水已梳理出闲置建设用地2659亩、房屋519栋、粮库9769平方米、流转耕地1.29万亩。按照“因片施策、先易后难、试点示范”原则,将27宗闲置资源列入2023年盘活计划,其中21宗项目已落实。


市场导向打通堵点


在农村闲置资源盘活过程中,溧水区明确市场化导向,着力破解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创新不够、社会资本下乡衔接不畅、农房抵押贷款凭证不足、审批手续办理效率不高等关键堵点,形成了投资人+国企、投资人+委托运营、投资人自运营等多种招商引资模式,探索颁发闲置农房使用权流转鉴证书,破解确权难、融资难问题,构建起“资源—资产—资本—资金”的良性循环,有效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自溧水开展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省级试点以来,已完成入市12宗,面积164.25亩,盘活存量建设用地136.75亩。


协同保障做优服务


在无想山、石臼湖等闲置资源富集片区,为推动民宿产业发展,提升社会资本、村民等主体参与的积极性,溧水区深入推进“一件事”改革,由溧水区文化和旅游局、行政审批局牵头城建、市场监管等职能部门,在民宿装修前开展多部门联合现场指导,在建筑安全、消防、公共场所卫生等标准上提出详尽要求,形成书面意见一次性反馈给投资者,梳理整合形成全套办事指南,并给予“一对一”辅导,开展“一件事”套餐服务。经营者通过一件事数据平台,可一次性提交相关材料流转至各职能部门。办事材料由改革前的7份压减到1份,现场踏勘由4次压减到1次,实现“一表申请、一次联合踏勘、一端发证、一站上线”,有效增强社会资本参与的积极性。 


面对闲置资源所有人和经营主体不一致、盘活项目全流程管理无先例可循等诸多问题,溧水各部门联动参与、系统推进,优化审批流程,深化“一件事”改革成果运用。同时,溧水充分利用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等建设机遇,积极探索新模式新路径,走出了一条国有资本、社会主体、集体组织多元组合共同盘活乡村闲置资源的新路子,推动城市资金流、人员流与乡村闲置资源充分整合。下一步,溧水将在农村闲置资源盘活的制度改革、统筹激励、服务保障等方面持续探索,全力助推乡村振兴。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