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技术市场>成果转化>

​精准医疗技术助力帕金森患者重拾生活希望

发布时间:2024-04-03 09:51:14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梁咏

帕金森病,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据统计,目前我国帕金森病患者数量已达约362万人,特别是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中,患病率高达1.37%。更为令人担忧的是,帕金森病的发病率不仅随着年龄增长而上升,还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如何积极应对、降低其发病率并提升治疗水平,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刻不容缓的重大课题。


中国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毛之奇教授团队,作为神经外科神经调控领域的专业团队,凭借资深医疗团队与尖端技术,近些年为近百万神经系统疾病患者治疗,其中不乏众多帕金森病患者。但帕金森病治疗复杂,各医院诊断方案不一,患者需辗转多家医院,难获统一建议,既增加经济负担,又加剧医疗资源紧张。



帕金森病患者在长期服用左旋多巴等药物后,可能会遇到“开关现象”或“异动症”等副作用,导致运动功能受限。随着病情进入中晚期,运动困难加剧,单纯药物治疗效果有限,此时需考虑如脑深部电刺激(DBS)等先进治疗手段。DBS通过植入电极和脉冲发生器调节大脑电活动,能有效改善患者运动症状,但适用性需由专业医疗团队根据患者病情评估决定。


深脑刺激(DBS)手术是一种微创的神经外科治疗方法,即在患者脑中的丘脑底核的核团(约一粒黄豆大小)里植入电极(直径约1.3毫米),并通过皮下导线连接至胸部的小型电池,利用微弱电流刺激电极以调节异常电活动,有效缓解帕金森病患者的手抖和肌肉僵硬等症状。手术要求极高,电极必须精确放置以达到最佳疗效,这要求医生具备高超的技术和严谨的操作。



37岁的郑先生已经与帕金森病抗争了十年,随着病情的发展,他的身体功能受到了严重影响,丧失工作能力,陷入经济困境。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毛之奇,凭借丰富经验,提出脑起搏器(DBS)治疗方案。为减轻郑先生经济负担,毛医生提出减免部分治疗费用。同时,他呼吁社会各界关注帕金森病患群体,传递党和政府的关怀与社会温暖,共同为这一特殊群体提供支持和帮助。


毛之奇医生术前评估和指导


“蓝手帕公益行动”是由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毛之奇主任医师等人发起公益活动,该项目将通过科普、医生培养、患者关爱及救助等系列活动,提高公众对帕金森病的认知,提升基层医生对帕金森病诊治水平,进一步减少我国帕金森病患者的误诊、漏诊、延误治疗现象的发生,提高帕金森病患群体的生活质量水平。自2021年开始“蓝手帕公益行动”已开展多场医生培训、科普、患者关爱等活动,提高基层医院医生的疾病诊治能力,惠及众多的帕金森病友。


在DBS手术中,前期会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无痛感,患者在清醒下进行手术,可以随时反馈手术疗效与感受,经过5个小时的手术,郑先生颤抖十年的四肢,终于在手术成功后恢复了平静。在病人眼里,毛主任的双手如魔术师般神奇,为病患大脑施展手术,开启全新生活篇章。


图中右一为神经外科主任医师毛之奇教授


手术中


毛之奇医生表示,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特别是在帕金森病手术治疗领域,新技术的应用已经使得手术的有效性显著提升,达到了97%以上。此外,对于梅杰综合症、抽动症、痉挛性斜颈等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的手术治疗,有效率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毛之奇医生通过其主导的脑计划项目中的“侵入式脑机融合应用”课题研究,在脑机交互平台框架下,与国内多个顶尖科研机构合作,针对帕金森病、癫痫等神经系统疾病开展植入式精准治疗研究。课题将致力于开展精准的神经调控技术和侵入脑机技术,推动基础研究向临床应用转化,为我国脑科学计划贡献创新诊疗方案,提升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为推进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与健康中国建设,中国农影《乡理乡亲》栏目《开方儿》团队携手“蓝手帕公益项目组”——帕金森病医学发展与患者关爱专项行动创始人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毛之奇专家团队,共同参与一系列医疗活动。活动涵盖医疗科普、医生培养、义诊服务及患者救助,旨在提升三农群体对帕金森病的认识,提高基层医生的诊治水平,减轻患者经济负担。这一系列举措将为广大帕金森病友带来福音,助力健康乡村建设。(高洪刚  冯亚茹)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