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焦点关注>创新资讯>

重庆法院2019-2023年审结各类知识产权案件111344件

发布时间:2024-04-25 13:44:16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唐灿  |  责任编辑:唐浩哲

在第24个世界知识产权日来临前的4月24日,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简称重庆高院)、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简称四川高院)联合召开川渝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新闻发布会,发布2019年至2023年川渝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白皮书与2023年年度典型案例,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现场见证。



发布会上,重庆高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孙海龙,四川高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刘学锋,分别通报重庆、四川两地5年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情况,并发布白皮书。


白皮书显示,2019年至2023年,重庆法院新收各类知识产权案件111690件,审结111344件,结收比99.7%。案件专业化特点突出,新技术新业态案件增多。民事案件诉源治理成效明显,新收案件数平均每年下降11%;刑事案件日趋复杂,行政案件实质性化解效果较好。


孙海龙表示,重庆法院在知识产权审判领域取得了多项突破。


知识产权专业化审判有新成效

重庆法院审结OPPO公司诉诺基亚公司5G标准必要专利许可费案、腾讯与抖音短视频系列侵权案等一批具有重大影响力案件,并促成当事人达成一揽子和解。妥善审理砂糖橘“中柑所5号”、玉米“彩甜糯6号”等植物新品种案、“川仪”被诉侵犯发明专利权案,全力保障科技创新。


在行为保全裁定中首次动态界定平台义务,在王洛宾“西部民歌”系列案中合理界定民间文艺演绎作品保护范围,促进文化繁荣发展。


严厉打击假冒华为、茅台、西湖龙井、MIU MIU等知名品牌的侵权行为,引导“胖子”“重庆啤酒”本土品牌健康发展,助推品牌强国战略。审结全国最大视频剪辑平台数据集合不正当竞争案、“浪胃仙”直播账号权益案,规制流量拦截、刷单等新型不正当竞争行为。


支撑保障“国之大者”有新高度

重庆法院与四川高院建立川渝知识产权司法协作机制,服务保障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着力构建“1+1+2+N”专业化知识产权审判组织体系,先后在西部(重庆)科学城、璧山、万州等地设立9个巡回审判站,为企业送法上门。依托5G“车载便民法庭”“云上共享法庭”以及“全渝数智法院”优势,实现科技赋能。


在重庆法院全面实现知识产权民事、行政案件“二合一”,渝中区法院实现“三合一”,不断推进三合一改革。主动融入社会治理,针对小商户批量维权、地理标志协同保护等突出民生问题发出司法建议,与市检察院、市知识产权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文旅委、市版权局等部门强化协同保护机制建设。


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有新变革

重庆法院创新小额诉讼审判模式,运用该模式审结知识产权案件15346件,相关经验入选国务院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第二批30件典型案例。聘请18名技术调查官,与专利审查协作四川中心合作建立专家库,构筑“技术调查官+技术咨询专家+技术鉴定人员+专家辅助人+专家陪审员”五位一体的技术事实查明机制。


依托“人民法院老马工作室”“代表委员联络站”完善多元纠纷解决体系,以非诉方式化解知产纠纷2.5万余件。全国人大代表马善祥成功调解一起涉案标的额高达1600万元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纠纷,取得良好社会效果。


知识产权专委会平台有新贡献

重庆法院打造“一会一坛一刊一课题”特色机制,主办、指导大型研讨会9场,举办“中国知识产权法官讲坛”20讲,对外发布21个课题,编辑出版《中国知识产权审判研究》7辑,充分激发实务界、理论界调研热情。


组建崔国斌、冯晓青、李明德等知名学者在内的知识产权法律咨询专家库,多次举办专题研讨会,为最高法院出台多部司法规范性文件提供重要参考。积极推动参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框架下的全球知识产权治理,讲好“中国知识产权审判故事”。


知识产权审判能力有新提升

重庆法院组建专利、商标、版权、合同、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5个专业审判调研小组,打造过硬专业化审判队伍,持续产出多项审判、调研成果。重庆高院院长李永利出席“中国—上合组织国家地方法院大法官论坛”介绍重庆经验;知识产权法官为“一带一路”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中高级管理人员研修班外籍学员授课。(文/唐灿 图/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