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丽敏这位45岁的音乐教师,在位于湖南湘西南山区的绥宁县已扎根25 年,用爱和音乐为山里孩子打开“音乐之窗”。让这里的孩子感受到了音乐之美。
近日,绥宁县长铺镇第二小学一堂小学音乐示范课吸引了当地不少的音乐教师生前来观摩。担任这堂音乐课主讲的正是袁丽敏老师。课堂上袁丽敏通过学习当地苗族音乐片段,让学生感受音乐中的“动”和“静”,并了解到了音乐中“动”“静”取决于“速度”和“力度”两大要素。新颖的教学设计,流畅的教学环节,给学生营造了一种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这堂别开生面的音乐课,也将令孩子们难忘。
“把最美好的声音,注进每个孩子的心灵,让音乐成为每一个孩子敞开心扉”,这是袁丽敏扎根山区音乐教育年所追逐的目标。
时间回溯到1998年,19岁的袁丽敏从师范学校毕业后,带着对音乐的热爱,她成为了一名小学音乐教师。当时,袁丽敏所在的唐家坊镇位于大山之中,条件艰苦,交通不便,很多人都以为这个姑娘,在这儿待不了多久。不料,她这一待就是8年。
“从上学的都市到乡村,当时心里的落差还是很大的。”袁丽敏坦言,初来乍到,种种生活上的困难,曾一度让她动摇。但通过一段时间和山里孩子的接触,山里孩子对音乐的渴望再一次令她动摇。袁丽敏说,一名音乐专业的音乐教师,在乡村可谓是稀缺资源。当学生们充满期待地看着她,她就决定留在了这里。
让山区的孩子也能接受优质的音乐教育,这是袁丽敏多年来的愿望,也是她儿时的理想。“我小时候学唱歌是很不容易的,到处拜师求学,需要很大的开销。”袁丽敏深知山里孩子对于音乐以及好老师的渴望。
与城里相比,山区教学条件相对较差,孩子们接触到音乐的机会也相对较少,所以对音乐知识的接受速度也慢一点。从音符、乐谱再到乐理知识,袁丽敏一点一点耐心地教授,她说:“看到孩子们渴求知识的目光,我就想把最美、最动听的音乐都教给他们。”没有钢琴,她就自己带着电子琴;没有空调,她就带着解暑药。年复一年,不忘初心,坚守理想,用奉献点亮了山区孩子们的梦想,为他们点亮一盏求知的希望之灯。
2006年袁丽敏以全县笔试、面试均第一名的成绩考入长铺镇第二小学任教音乐。给袁丽敏的音乐教学带来了更广阔的空间。
山区的学生需要什么样的音乐课堂呢?为了带给山区学生不逊色于城市学生的课堂体验,袁丽敏不断创新丰富教学方法与课程形式。同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将当地的苗族音乐引入课堂作为特色教学在全校进行推广,为了摸索一套有效的教学模式,多次开设研讨课,与同事一起探索教学方法。探索“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新模式,积极与城市同行交流学习,还根据孩子不同的特长,为喜欢音乐的孩子定制属于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在教学中发现了不少音乐人才。
“之前看过一个电影名为《放牛班的春天》,我深刻意识到没有教不好的孩子。”袁丽敏说。通过音乐,学生们的性格变得开朗,同时激发了他们的音乐梦想和潜能。袁丽敏介绍,学校里有些学生,来自山里,家境不好,在人前总有些自卑,她看到后,课上总是让这些学生发言,她也从中发现了不少对音乐有天赋的孩子,她尝试着用音乐打开他们的心扉。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这些学生不仅音乐知识得到了提升,性格也变得开朗合群。
“教孩子学习音乐知识只是一方面,我希望他们未来的人生路,能够用音乐激励自己,更好得去成长。”袁丽敏说。山区有很多孩子,普通话说不好,见人害羞,通过袁丽敏的教育,孩子们的进步非常大。在教师节,他们为学校组织了文艺汇演,孩子们的表现十分出色。观看演出的家长激动地鼓起掌,纷纷表示孩子的变化太大了,原来听不到孩子们唱歌,现在百灵鸟一般的歌声,常常回荡在山间。
“音乐没有城乡鸿沟,乡村孩子与城里孩子一样,有享受音乐之美、追逐音乐梦想的权利。”袁丽敏认为,她不是单向的付出,她在音乐教学中也收获了教育的“美”。有一年袁丽敏生日那天,在上音乐课的时候,同学们自发组织演奏了一首生日快乐歌,让她深受感动。袁丽敏将所有的心血都投入到孩子们的身上,山区孩子很淳朴,与外地接触机会较少,她便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比赛,让孩子们有机会走出去,看到外面更为精彩的世界。在袁丽敏和孩子们共同努力下,她编导的学生节目多次参加市、县文艺汇演获得一等奖;辅导的学生参加文艺比赛都能获得不错的名次,她自己已多次荣获湖南省优秀指导教师、邵阳市优秀指导教师、邵阳市优秀通讯员、湖南省优秀管理员、长铺镇第二小学骨干教师等荣誉称号。
袁丽敏说她的音乐教学梦想还在继续,愿孩子们乘着歌声的翅膀,飞得更高,飞得更远。(罗绥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