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的沙溪镇素有“千年古镇”的美称,这里深藏着拥有2000多年历史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沙溪夏布。7月2日,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元宇宙产业学院“红数苗”社会实践服务团来到了“夏布之乡”——沙溪古镇,通过参观、走访、座谈等形式,开启了一段非遗探索之旅,进而深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江西的发展现状,深挖阻碍非遗技艺传承的桎梏难题,探索用青年学生的智慧和技能助力非遗文化的传播路径。
从《诗经》中走出来的千年文化。“东门之池,可以沤麻。彼美淑姬,可以晤歌。东门之池,可以沤苎。彼美淑姬,可以晤语。”诗中描写的正是千年前古越人用清水脱胶、纺绩成纱的劳动场景。在信州非遗文化馆,队员们在社工柯凤老师的介绍下,详细了解了沙溪夏布从苎麻蜕变成纱的整个过程,了解了沙溪夏布的广泛用途、为当地带来的经济效应和文化影响。
在实践调研中寻找“解药良方”。“带着问题‘三下乡’,实实在在地帮助基层解决实际困难”是“红数苗”此次社会实践的重要目的。为了找出沙溪夏布在传承发展中存在的阻碍难题,结合自身专业寻找破解问题的办法,全体队员与沙溪镇团委干部罗贤兵、社会工作者柯凤、张双双等在沙溪镇人民政府会议室进行了座谈,就沙溪夏布在品牌建设、非遗传承、宣传推广、文创周边、产业升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以青春之智助力非遗传承。交流过程中,队员们结合自身的调研课题和对沙溪夏布的现状分析,认真梳理出了一系列富有可行性的建议。“我觉得可以先创建一个品牌,借助品牌的力量进行宣传推广,‘沙溪夏布’本身就是一个很好品牌。”“可以通过迷你纺织机等DIY材料包,帮助中小学生了解夏布非遗手作的整个过程。”“可以拓宽沙溪夏布的用途,作为国潮画布一定会吸引很多青年人参与。”“可以筑巢引凤,通过发展非遗文化旅游业助力乡村振兴。”大家越说越起劲,用集体的智慧在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上献计献策。
归来路上,队员们意犹未尽,他们希望能够亲手为沙溪夏布设计一套品牌LOGO和外包装,作为礼物送给沙溪,希望以沙溪夏布为起点,在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道路上贡献青春力量。(文/图 赵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