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创新教育>校园新闻>

绘就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 西华大学组团式“三下乡”深耕定点帮扶

发布时间:2024-07-25 15:15:33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唐浩哲

“免费拍摄照片、公益诊疗服务、应急技能科普、法律常识宣传……”近日,西华大学校团委结合该校定点帮扶村的实际需求,组织不同学院师生组团来到南充市嘉陵区龙蟠镇水堰口村、下院山村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引导青年大学生发挥专业优势,深入基层一线,为乡村建设和实践育人赋予长效动能,助力绘就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



理论宣讲下基层

党的声音润民心


基层宣讲是打通党的创新理论传播“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方式。面向基层群众,如何因地制宜宣讲,才能让党的创新理论接地气、入民心?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实践队员秉持基层群众“听得进、坐得住、弄得懂”的工作理念,建设一支理论宣讲流动小分队,根据当地居民生活方式特点,创新采用集中宣讲、入户宣讲、发放资料等方式,打破宣讲时间和场地的限制,把理论课堂搬到居民家中、田间地头。


在这过程中,实践队员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活泼的形式开展宣讲,用好用活场景体验,通过描绘身边可观可感的变化,提高宣讲工作的可视化、亲和力、实效性,让基层群众切身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发展成就,引导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普法宣传进乡村

法治力量助振兴


“大爷,您知道外出打工的时候,什么情况下才能认定为工伤吗?”“嬢嬢,您晓得啥子情况下,娃儿结婚给的彩礼可以退回吗?”该校法律硕士研究生马海阿呷向村民提问到。“法治乡村建设,是维护农村社会平安稳定的有力保障。”驻村干部刁成豆讲到:“村民法律意识比较淡薄,基层法律服务提供不足,是导致农村地区矛盾纠纷多发的重要原因,亟需通过普法宣传提升村民的守法用法意识。”


针对农村生活中常见的法律问题,该校法学与社会学学院实践队员采用“问答有奖”的互动授课模式,结合典型案例,围绕结婚彩礼、工伤赔偿、民事债务、电信诈骗等主题开展普法宣传,重点普及常见违法行为的典型形式、侵害手段和应对办法,切实增强基层群众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减少民间纠纷矛盾,守护群众财产安全,助力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敬老爱幼送关爱

暖心服务惠民生


“近年来,随着大量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留守在农村地区的基本上都是老年人和儿童。”驻村干部熊江介绍:“受到交通出行和身体条件的限制,大部分老年人很少主动到医疗机构接受健康检查,小病拖成大病是常态”。


为弘扬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用实际行动关爱老幼群体,该校大健康管理学院实践队员在村委会开展了公益诊疗和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为前来咨询的村民测量血压、监测心率,详细询问村民的身体状况、既往病史和生活习惯,并给予村民合理的饮食和生活建议,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艺术教育促发展

建设宜居新农村


在新落成的下院山村党群服务中心旁,一幅色彩浓郁,充满特色风情和乡土气息的墙绘作品,成为了村口上一道靓丽风景线。该校美术与设计学院实践队员在指导老师熊必刚、杨静东带领下进行实地走访,深入了解下院山村的地域特征、空间布局和特色产业,并指导学生用画笔勾勒出充满农村生活气息、宣传乡村振兴的墙绘作品,制作完成乡村文旅特色地图,将美育服务于乡村建设。


为助力当地产业发展,实践队员还为特色农产品设计商标图案,采用山水、梯田、家禽、蚕桑等元素构建画面,展现下院山村的田园风光与生态之美。此外,实践队员在驻村干部李玉和、池炳良的带领下,参与农事劳动,在烈日下帮助抢收玉米;参观桑蚕基地,发布短视频,推介特色农产品……



“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精准对接定点帮扶村提出的需求,有组织的面向全校招募成员,让大学生在实践服务中感知国情省情、提升专业能力、增长见识才干,真正为乡村振兴、基层社会治理贡献了青春力量。”西华大学校团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供图:西华大学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