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社会经济>专题专栏>

构建“双心融合、双轨并进”解纷机制 探索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天府实践

发布时间:2024-07-26 15:10:27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唐浩哲

天府新区法院坚持将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聚焦实质解纷功能定位,从运行体系、调解机制、解纷模式三个维度,创新构建地方社会矛调中心与法院诉源治理中心“双心融合”、公益化与市场化调解“双轨并进”的解纷机制,相关做法入选四川法院首届改革创新奖,并被《成都改革》刊发推广。


构建“双心融合”运行体系,推动矛盾纠纷一站调处


一是集成“一处中心”,升级一站式体验。形成集信访服务、纠纷化解、公共法律服务的社会治理“综合服务站”,优化社会治理服务流程,融合推进社会矛盾纠纷化解与法院诉源治理工作,自正式揭牌运行以来共接待群众91624人次。二是搭建“一个网络”,力争一次性解纷。8个部门派员常驻,N个社会调解组织值班随驻,依托三级矛调中心在9个街道设置法官工作室,实现三级综治、一网联动。三是打造“一个队伍”,创新诉非双向互融方式。重构资源要素配置模式,选派法官团队入驻矛调中心,编印涵盖10余类260余种常见纠纷的调解协议“工具书”,梳理50余项司法确认审查重点,实现各类调解协议“拿来即用”“一看就会”。


创新“双轨并进”调解机制,实现矛盾纠纷精准化解


一是培优民事调解力量,延伸基层解纷触角。推动成立12个多发领域行业性调委会,聘请100余名“诉讼联络员”,培育2个人民调解员工作室,形成“法官+法官助理+调解员”团队化、专业化诉调运行模式。二是设立商事争议调解中心,推行市场化调解机制。与一带一路国际商事调解中心等35家调解组织签订合作协议,选聘154名商事领域专业调解员开展商事争议纠纷调解。三是健全工作保障机制,提升调解内生动力。完善调解组织管理办法,建立调成数、调成率、督促履行数等核心绩效档案,健全“双轨”个案补贴办法和市场化收费标准,营造良性竞争氛围。近3年,通过“双轨并进”调解机制成功化解纠纷17207件。


完善梯次递进解纷模式,助推法务区打造争端解决示范地


一是盘活法律服务资源,培育多元解纷方式。推动设立涵盖调解、仲裁、诉讼的“天府中央法务区‘一站式’多元解纷中心”,提供域外法查明、涉外翻译、涉外公证、金融调解等多元法律服务。支持天府中央法务区金融调解中心实质运行,4个月以来共化解金融纠纷6090起。二是设立司法确认中心,赋强调解协议法律效力。制定非诉调解协议司法确认操作规程,对调解成功案件提供“一站申请、分级办理、一窗确认”的便民服务,打造“前端诉调案件化解、后端在线司法确认”的纠纷治理闭环,截止目前办理司法确认4381件。三是深化联动解纷效能,提档法治营商环境建设。以“司法大拜年”为载体,优化企业法治需求快速响应机制。以繁简分流和专业化审判为核心,构建“1+N”审判工作制度框架,打造纠纷高效化解示范样本。


下一步,天府新区法院将充分发挥诉源治理“党政主抓”制度优势,提档升级“双心融合、双轨并进”解纷机制,为群众提供更加快捷、便利、低成本的“一站式”解纷服务,持续拓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天府实践。(天府新区法院供稿

 
分享到:
0